在介绍最昂贵的翡翠之前,先聊聊关于“种水”、“颜色”等相关知识点~ 众所周知,影响翡翠价值的因素有:种质(水头)、颜色和瑕疵等等;其中,影响因素最大的是种质,其次为颜色。因此通常我们评价一块翡翠时,都会先说种再谈色。 在所有翡翠中,种最好的属于玻璃种,也就是俗称的“清水底”,像玻璃一样通透。
我倒是有过2亿枚一分硬币,不过不是在手上,是在仓库里。 那是2009年,我刚进入人民银行工作,被分配至上海总部参与货币金银部的筹建。当时正在酝酿成立发行条法司和货币金银部两个新的部门,负责钞票、硬币的印制、发行和反假鉴定,以及黄金、白银等贵金属的管理。筹建期间的工作就是打杂,端茶倒水,复印文件等等。
这个“色根”是描述颜色分布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颜色。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翡翠原石或者翡翠成品上有颜色的聚集现象(当然,这些聚集的颜色必须是均匀分布于整个块体上或每件成品上的)。 “色根”有宽窄之分,即我们常说的“色带”、“色环”等,它们都是“色根”的表现形式。
当时我国实行的是双重汇率制度,官方外汇价格和黑市外汇价格是不同的,前者用于对外支付、外币存款和外汇贷款等,后者主要用于黑市交易和逃汇。 当时国际市场上1美元兑换380人民币(中间价)左右,而我国官方规定的兑换率是1美元兑换2.80元人民币。因官方汇率不能实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所以实际上两者相差很大。
萧瀚,字:天放、号:海亭,自幼好书画。1944年出生于辽宁大连,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美术创作研究室创作员、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长城学会理事、中国国家博物馆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书画市场监察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
“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个长城不是我国古代修的万里长城,而是明长城的最东端,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境内。 1956年,为了配合秦皇岛港的扩建工程,河北地质局五大队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这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天下第一关”。 于是,这里就被称作“第一关”了。 现在,这座明代古城已经和周围的群山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