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一万改一元是哪一年?
1953年,新中国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总共10种面额,从1元到10000元,其中5角纸币有2种,60年代和80年代各发行了一种。 5角纸币,1962年发行的三冠字七号码,1981年又发行了二冠字八号码。
这两版5角纸币的图案是一样的,只是数字编号有所不同。1962年的5角纸币,冠字是三冠字,即字母ABC中任意一个字母作冠字的首位,如“I/IV/VIII”等;而1981年发行的5角纸币,冠字是二冠字,即由两个阿拉伯数字作冠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如“11/22/33/44/55/77/99”等。
因为这两种5角纸币的冠字不同,如果流通中发现50张连号的纸币,前后两张的冠字不同(后一张可能是新票),银行会以“冠字编号错误”为由,予以拒收。所以,人们将这种由于银行拒付而产生的50张一串串的5角纸币叫做“刀切币”。 除了5角纸币外,当时还有1元、2元、2角、5角和2角5个面额的塑料币。这5个塑料币和现在的硬币一样,具有防水、防潮、不易磨损等特点,使用方便。但塑料币在流通中却遇到了新的问题,主要是回收困难,其市场价格要比相同面值的人民币高一些。
为了及时回笼这些特殊的钞票,财政部于1980年底明令禁止塑料币流通,并在以后逐步收回,直至100%回收完毕。目前市面上已很难见到完整的塑料币了,价值也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