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化开了怎么办?

孙常冬孙常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的问题主要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画”字引发的,另一个是“化开”一词引发的。 先说第一个问题 “画”字的繁体字“畫”,是由“畫”和“象”两个字组成的。从字形上看,“象”在古代是指“像”的意思;而从字义上看“象”在古代是指“形象、样子”的意思。“畫”字最初的意义就是“用线条或墨色描画成形象”。可见“画”这个字最初的含义就是属于书写或者绘画范畴的,因此带上了一定的技艺性气息。这种技艺性的气息又因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加重,在当今社会已经变成了职业分工的概念了,于是“画家”“画师”之类的称呼就成了专门表示从事绘画职业的人的称呼了(虽然古代也有“画家”,但那更多的时候指的是画家的作品而不是指画家本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我们谈到某一个画家是否真正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时往往要用上“画工”“画画儿”这样的词儿,以此来表达我们对于这位画家是否精通技法,也就是是否真正的“画”得好的疑问。

然而中国画的创作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突出细节,是在宏观把握的前提下讲究“笔笔落实到笔尖”的创作方式。这样的创作方式就使得中国画在创作过程中讲究笔法,讲求笔墨情趣的同时也带来了另一类问题——笔墨等于书法,画就等于写字。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当人们谈及到中国画的时候往往会带上浓厚的艺术技巧色彩,而这种艺术技巧的表达很多时候又被简化为单纯的技术层面上的事情。于是乎本来只关乎情感的写意作画,被带上了技术的帽子;本应通过反复实践练出来的技艺,被当成了可以学会的技能。所以技术层面的东西得到了强化,而艺术表现的思想则受到了限制。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说技术应该建立在良好的艺术意识基础上。如果只有技术而无艺术感觉的话,那就是匠气而失灵气,那就是没有生命的机械复制。如果艺术意识薄弱的话那就会陷入只重技法的窠臼而无法自拨,那样的话即使能画出“像样的画”来但是精神灵魂早已枯竭。

再说第二个问题,“化开”一词看似简单其实内含玄机。首先这个词组本身就有矛盾,因为无论用什么颜料什么样的笔墨,最后得到的都只能是“物态”而非“液态”。其次这个词语所包含的逻辑是有问题的。因为所有的“化开”都必须以预先的设计为依据,如果没有合理的构思而盲目地“化开”的话那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这个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认识问题,认识了这个问题的本质那么处理起相关问题来就容易多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