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有什么?
中国的油画,从历史上来看,基本上是学自西方的。在20世纪初,随着国力衰微,国运日沉,一部分人开始反思,究竟什么是我们自己的东西,那些“四洋八面”进来的东西是不是都要全盘接收。于是,在1920年代,在徐悲鸿等的倡导下,兴起了一股“美术救国”的热潮,提倡学习素描和写生,提出“尽善尽美的画才算是真的艺术”(《徐悲鸿论文集》),试图通过引入西方的艺术方式和理念来振兴中国的美术、乃至整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当然徐悲宏等并非完全排斥本国的东西,他们只是觉得以前那种一味临摹古帖、画祖传家业的方式已经无法培养出真正的艺术家了。所以他们在提倡西画的同时并未完全摒弃中国画(主要是素描和水彩画),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将两者融会贯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中国式的油画。 后来这一浪潮被国共和作所推动,到了50年代达到了高潮。那时很多优秀的画家都积极投入到了写生创作当中,比如李可染、董希文等等。而当时的审美趣味也是以写实为主,只要是描写现实的风景或人物的画作都会受到欢迎,不管是抽象的还是写实的。因此出现了诸如吴冠中、赵无极等一批既学会了西方的抽象技法又保留了东方审美意趣的画家。
但8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启动和意识形态的转变,一切都开始向钱看,艺术也自然成为了金钱的附属品。那些既没钱赚又不露脸(不能上电视)的写实绘画逐渐被冷落,人们开始追捧那些看似“高级”“前卫”“有思想”的抽象作品。不管画得好坏,只要有噱头就能吸引眼球,就能卖出高价,至于是否是中国人创造的,并不重要。于是有了现在这样的局面,只要会花钱买画的人就是真正的懂艺术的人;而那些不会花这些钱的人,即便自己掏腰包请人画画,也被认为是在“侮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