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何绍基阅读答案?
“读书、写字、画画,是文人最轻松的消遣。” ———朱熹 这句话说得很轻松,但读书很艰辛;写字和画画,也绝不是文人们最轻松的消遣!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细说分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深谙读书的重要性。孔子“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东汉的孙敬,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晋代的车胤(yìn)用塑料袋装萤火虫照书夜读……古人学习非常勤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们深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大千世界”。 然而,古人大都认为,读过的书都要遗忘掉,否则记忆太好,就会“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其实是误解。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形容读书达到某种程度后的自然反应。这种熟能生巧、潜移默化地提升,才是读书最好的状态。 当然,并不是鼓励你多读书。毕竟,如果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写文章”的话,那么,这个目的本身就太低层次了。难道不是为了丰富人生体验、提高个人素养吗? 古代很多文人,除了读书、作诗写文章外,还有一大爱好——游山玩水。
范仲淹在苏州买了栋房子,取名“乐庐”,每天就在那弹琴、下棋、读书,没事就出游,玩得相当开心; 苏轼在黄州被贬后,也没有闷闷不乐,他天天都过得很开心,还自称“东坡居士”“老饕”(tāo),写过一篇《猪肉颂》赞许猪肉好吃得不得了; 陆游一生都在被贬中度过的,他也学着前人的样子,把房子命名为“简斋”,自己叫“田间老人”“野老”“老夫”,常常写诗回忆当年在农家偷酒喝、与猪同玩的时光…… 其实,读书也好,游玩也罢,关键在于个人的心态。倘若一直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心境,不管身处何种环境,总能找到乐趣。就像林和靖先生那样,“梅香映水,竹色侵窗,枕簟清凉,琴书潇洒。”即使寒酸清苦,也能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