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媒体邮票?
1998年,我国发行的《长城》普通邮资明信片,出现了一枚无齿孔、无边框的普通通信邮票(俗称“白纸票”),其图案为万里长城的全貌。这是继1963年和1972年两次“邮票革新的尝试”之后,第三枚无齿孔的“白纸票”。 当时,邮政部门曾计划发行一套200分的电子邮票,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尚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子邮票,因而便先采用了这种无齿孔的白纸票的形式。不过,这套“白纸票”并未正式列入发行之列。于是,这张普通的邮资明信片便成了我国“第一枚”数字化的通用邮资凭证。 到了2000年,我国又发行了《世纪龙腾》特种邮票,其全套4枚,第1枚“新世纪”和第4枚“中华之光”均采用胶印彩色方式印制,而第2枚“新长征”和第3枚“兴伟业”则改用了数码印制工艺。
随着信息技术在邮政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的邮政业务开始了数字化进程,而“纸质票据+机器读报”的传统营销模式也逐渐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网络化服务。一些与信息产业紧密相关的邮政业务被逐步叫停或简化,如电子邮局被取消、特快专递邮件取消了验视手续等;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对传统媒体冲击,一些原来以纸质载体的业务也被移至网上经营。为了顺应时代需求,1999年,邮政部发布了《中国邮电电信总局关于发展邮政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通知》,开始对原有业务进行改造,建立全国性的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中国邮政于2004年起全面停止销售传统邮资凭证,并陆续取消部分传统服务项目,开始向“电子化”方向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