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翡翠不抛光?
抛不抛光,和翠的性质关系不大吧… 主要从成本和美观上考虑
1.成本 抛了光肯定会更贵啦!未抛光的玉器,表面是有一种朦胧之美感的,像雾里看花,像刚出浴的美人,有神秘感。而抛光之后的玉器,美则美矣,但少了一丝灵气。 另外很多雕刻作品,都是不抛光的(特指商业价值不太高的作品)。这样更能凸显其艺术气息,仿佛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一件精致的玉器,更能让买家在观赏之时投入感情,提高其收藏价值。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真要投资收藏的话,还是建议买抛光的作品,光泽度更好,也更耐久~
2.美观 未抛光的玉器,表面是不规则的自然纹理(如核桃纹、蛇纹),有些还有颜色分布不均的现象,整体看起来是比较自然随和的。抛光之后,这些天然现象都消失了,玉器的表面变得光滑细腻,颜色也更均匀,看起来就会比较精致美观。(虽然会失去那一丝灵气咯) 不过现在有很多商家,会在卖不抛光的作品时,故意留有一丝天然的痕迹。这也就导致了买回这样的作品后,需要自己去专门的地方加工修复。 至于这种保留方法会不会影响美感,见仁见智吧……比如我在我的文章里放的那些图,有的是没抛光的有的是抛光了的,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抛光后的效果。(毕竟还要卖这些东西呢← ̄▽ ̄←)
翡翠在雕刻加工之后,还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那就是抛光。在过去的加工工艺中,翡翠在经过粗磨和细磨,修整完成之后,就是直接抛光,而随着玉雕技术和审美取向的发展,玉雕师们会在雕刻完成之后,进行上蜡的处理,而上蜡的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翡翠直接和空气接触,避免翡翠被空气中的物质侵蚀。
玉雕师们将翡翠雕刻好之后,根据作品的档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处理手法。对于高档和高仿的作品,玉雕师会选择直接抛光,将翡翠原本的光泽完全的展现出来,而如果是普通的低档货品,或是仿制品,则会选择先打蜡,后抛光的处理手法。
所以翡翠在雕刻完成之后,并不是都必须需要抛光的处理,那些仿制品,或是低档货品的把玩件,选择上蜡的处理,也是可以进行出售的,而且通过打蜡之后,翡翠的透明度有所提升,而色彩的饱和度也会变高,所以在不了解翡翠之前,很多人为此上当受骗。但是打蜡和抛光这两种处理方法,在原理上,还有使用的工具上,都是不相同的。
翡翠在经过打磨之后,玉石表面都是粗糙的,所以要使玉石表面更光滑,光泽更强,就需要抛光的处理。抛光和打蜡的工具,还有原理是不相同的,对于翡翠的抛光,是选择一种很细的氧化硅粉末,将这些粉末和水相混合,之后将由棉线做成的砣,放入到水和氧化硅粉末的混合物中,使棉线砣吸附这些粉末,然后将这些吸附有粉末的棉线砣高速旋转,使玉石表面和水以及粉末接触,高速旋转中,棉线砣将玉石表面打磨光滑,在摩擦的过程中,玉石表面温度升高,使玉石表面玻璃化,玉石表面的光泽度也会变大,这就是翡翠抛光的原理。
玉雕师们都是通过观察实物,或参考一些书籍来掌握玉雕技术的。他们将翡翠打蜡和翡翠抛光这两种手法区别的很清楚,而且在实际的加工中,也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完成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这两种处理方式,是不难分辨,难的是,很多人都是通过学习玉雕书本来购买翡翠,对于实际翡翠的操作并不熟悉,对于打蜡和抛光也无法区分。
但是,抛光处理后的翡翠,和打蜡处理后的翡翠也是可以区别的,如果翡翠在经过抛光处理之后,并没有玻璃冰一样的光泽,而是有一种雾蒙蒙的感觉,那么这块翡翠就是经过了打蜡的处理,而不是抛光。而且打蜡处理后的翡翠,在一些灯光下,看起来会很脏,而一些翡翠雕刻件很脏,不是因为玉石本身的脏,而是因为打蜡处理的不均匀,导致的看起来很脏,对于这样的翡翠,只要重新上蜡,看起来就变干净了。
所以翡翠并不是都要经过抛光的处理,对于仿制品,玉雕师们会选择打蜡的处理,这是为了使翡翠看起来更亮和颜色更饱和,而且一些便宜的翡翠把玩件,也会选择打蜡的处理,这样会使翡翠看起来亮度很高,对于不了解翡翠的人,就会以为这就是抛光处理。所以并不是所有翡翠都要抛光,只有高仿和高档的翡翠,选择抛光,还有低档货和仿品,选择打蜡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