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翡”字的正确读法是fēi,不是fei. 2、关于这个字有两个说法; 一说是从鸟(或兽)羽,表示鸟类的羽毛鲜艳美丽; 本义:赤色的玉,指红玉 二说与“菲”有关: 《广韵》非微切(fei wei)《集韵》方薇切(fangwei),皆入微摄,非韵合口三等入声字。故应读作féi而非fei。
这个,其实问出了中国艺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太不注重对艺术家个体的命名了! 我们习惯用朝代名称、艺术形式以及作者的身份指代艺术家。比如“汉画”代指汉代的画家;“唐画”是指唐代的画家……这种称法对于研究绘画历史当然很方便。但是,当我们谈到现代的艺术的时候,这种命名就有些问题大了。
因为“绿”是最基本的色调,所以它是最常见的颜色。 除了绿色之外,宝石还有非常多种的颜色,只是绿色以及蓝色是最为常见的。
这个结确实比较复杂,而且要看是哪种中国结。 因为在佛头两侧各有两条丝带,而每条丝带上又各有两个结。所以一共有四个结。 一般手链上只打两个结,而在佛头两边分别有一条垂下的饰物,这条饰物上的结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个结。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到关于“买的翡翠,怎么看是不是A货”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比较泛,我在这里就随便聊一聊,如何鉴定翡翠真假的问题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市面上销售的翡翠,按照产地来划分的话,主要来自于缅甸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坑种)、云南玉(也被称为新坑种或砖块料)或者新疆碧玉。
从材质上来看 ,酸枝木是热带常绿大乔木,又叫巴新木(即菠萝格)或巴西紫檀。主要分布于泰国、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地,其木材黄褐带有灰色纹路,具有淡淡清香,纹理交错,材质坚韧,非常耐磨耐久且耐腐蚀,非常适合制作高档家居用品。
“叶上蜻蜓”,是天然形成的图案,它出现在玉器的表面,若隐若现,形象生动而自然。 古人用“蜻蜓上茶”来比喻书信,用“蜻蜓点水”来形容小儿的调皮,而这些描述都很准确到位,令人叫绝。 其实,在古书中还有很多地方提到“蜻蜓”这一意象。
1、先引用一下毕明学的观点“目前全国真正具有投资能力的‘大买家’大概也就500个,这些大买家每年花费在收藏购买上的资金少则几百万元,多则数亿元” 这个数据可能是比较保守的 2、关于艺术品市场的购买力来源统计,不同机构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里引用一下中信证券研报中的图表 其中红色部分为私人购买力量,
先放图 要说翡翠的形成,就离不开场区、场质、场型这三个词。它们都属于地貌学范畴,分别代表了不同级别的造山运动和变质作用所形成的构造单元。
《蜘蛛》这部作品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砖雕工艺。砖雕工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蜘蛛》雕塑作品高6米,宽10米,厚1米,用了10个工艺美术师,历时18个月才创作完成。作品由15783块方砖雕琢烧制组合而成,重达30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