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帽花什么官才有?
补服是清代特有的品级、身份象征,只有文官、武官和命妇才能穿。虽然补子在形制上,对图案的要求十分详细,但对色彩和工艺却没有严格规定。因此,在加工补子图案时,人们就以染色和织绣工艺来体现等级差别,尤其在织绣工艺上有以下要求:文官补子要求刺绣工艺比武官工艺精良,一至三品比四至九品工艺精良。比如刺绣一至三品文官的仙鹤图案时,要分层次施色晕染,使图案达到逼真、活灵活现效果,并要求把仙鹤的羽毛绣满,不留空白。而四、五、六品文官的锦鸡、孔雀、白鹇图案,只需用线缕出纹理即可。
清代帽花的制作工艺要求高于腰带饰物,并且级别越高要求工艺越精细。因此,一、二品官员的团龙、行龙图案上,均用金线绣制,并且龙须呈五颜六色,制作工艺要求十分规整;三品官的蟒图案上用五彩丝线绣制,龙须均为黑色;四品官补子龙纹图案上用彩线绣制,龙纹图案不加点珠等装饰;五、六品官补子的图案用丝线绣制;七、八、九品补子、帽花都用绦线制作。从以上要求看,清制对刺绣图案、工艺的等级差异,已经限制到了非常细致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