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吉他有收藏价值吗?
1980年前后,是吉他手和使用吉他的民谣艺人最活跃的年代。正是从那时开始,大量国外的吉他大师和乐队开始进入国内大家的视野,他们对吉他的理解和演绎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正是从那时起,大量吉他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我们熟知的翁建荣、徐德丰等老师当时都是用英文编著的教材。那个时候,能拥有一把吉他,是一件很出彩的事情,尤其是一些有天赋的琴童,他们白天上学,晚上吉他习琴,并很快成为同龄的小吉他天才。这个时候,吉他还处于非常小众的状态。
到了九十年代,古典吉他与民谣吉他开始逐渐分家,而民谣吉他更多的用于吉他乐队中,类似于贝斯的作用。但大家更熟悉的还是那些民谣诗人,他们吉他不离身,唱着自己写的歌,诠释着自己对感情的感受。这个时候,吉他开始走向大众,开始成为一种流行。同时,中国也开始了自己的民谣音乐,如水木年华、老狼等唱出大家内心对感情的渴望。而那个时候,大家更熟悉的是吉他手而非音乐人。
进入21世纪,大家开始意识到音乐素养、音乐技能的重要性。于是各种类型的音乐教育开始兴起。乐器培训中心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大家的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升,对于音乐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那些吉他大师,开始被大家重新认识,并学习他们的音乐技术和诠释音乐的方式。这个时候大家逐渐意识到,成为一名吉他手,需要更多的技术和能力,不仅需要大家掌握吉他演奏的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乐感和作曲能力,需要音乐理论来支撑大家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回顾吉他发展的历史,现在的中国音乐大环境相比过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吉他的地位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言。学吉他的孩子已经不再是你追我赶的年少时光。更多的孩子选择吉他,是将其作为一种专长或者学业后的选择。所以,他们更加专业,更加全面。
现在的吉他爱好者,有越来越多的成名音乐人和吉他大师,让大家学习的对象数不胜数。更多的吉他音乐人,也更加注重乐器合成功的演奏,更加注重现场表演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