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佛怎么讲?
1、“种”是指玉的晶粒细如豆、粗如粟粒,肉眼观察结构有颗粒感。 将一根头发丝竖着放在翡翠表面,如果看不见,说明种好;如果看得见,说明种差(注:此方法适用于薄料,例如薄片、挂件等)。
2、水头是透明度的俗称,指水的光亮程度。好的水头就像玻璃一样亮晶晶。 3、颜色 (1)色相:就是颜色的相貌。比如我们常用的“红橙黄绿青蓝紫”,这是标准色相。在衡量颜色时,要先定出一个标准来比较。 (2)饱和度:也叫“彩度”,它指的是色彩的鲜艳程度。在评价色彩时,也要先确定一个标准的色调,然后去对比。
(3)明度:指色彩的明亮程度。 (4)均匀度:就是指颜色的浓淡有无明显分界的情况。 4、瑕疵与裂隙 在自然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对于玉石来说,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缺陷存在,这些缺陷一般被称为“瑕疵”。常见的瑕疵有裂纹、石疤、黑斑、白点等等....
5、形状: 自然状态的玉石,大多是不规则形状的,讲究“天生丽质”,尽量保留天然形。但是,当一件玉器需要修改形状时,要尽量改得圆润一些,不显斧凿痕迹。 6、工艺 (1)抛光:就是去除原料皮色及杂质,并将玉器打磨光亮的过程和工序。 (2)雕刻:就是根据设计要求,通过雕琢,把玉料加工成设计要求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