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书法家怎么写?
王羲之《宣和书谱》云:“右军之书,代多称妙,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这里所言的“隶”书,就是指王羲之所特有的行书,即后世所说的“行草书”。他的传世作品如《兰亭序》、《寒切帖》等等,都是这一书法体的典范之作。 宋人高宗赵佶论及晋唐法书的流变时曾说:“自唐人尚法,而书艺浸微……惟唐太宗极临池,世称真书,所谓颜柳两家,世称楷书。至褚遂良,始学王羲之,于楷书外,兼能行草。虞世南、欧阳询、文征明辈皆行草书。唐末五代,杨凝式最为风骨。宋元明诸家,惟米芾善于行草。”可见王羲之对行草书的贡献之大。
那么,王羲之的行草书为什么可以独步古今呢?这除了与他精湛的笔法、结体有关系之外,与他的创作风格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我们现在的人学习王羲之,往往只盯着他那寥寥可数的好作品看,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应该尽量去看他更多的“差”的作品。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书家的最好作品,往往是他在某方面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后所创作的,这种作品一般叫做“熟品”,已经很成熟了;而他的一些前期或者中期的作品,由于受到书写心境以及技法上的限制,往往并没有达到最成熟的阶段,我们称为“生品”。 同样,欣赏王维的诗,我们并不欣赏他那些“盛唐气象”“成熟期”的作品,反而去欣赏他早年或晚年的作品——例如《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三月三日曲江侍宴》等,因为这些作品有“生趣”——这就是一个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研究王羲之的时候,也应该多去关注他的行草书中的“差”的作品。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位书圣的创作风格,以及他如何从“差”到“好”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王羲之最重要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