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套人民币是新印刷的吗?
第三套人民币在印制工艺上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极大地提高了防伪能力。 例如1960年版1角纸币采用的水印防伪技术; 1962年发行的5角纸币和1980年至1987年间发行的5角硬币采用的凹印防伪技术(5角纸币还采用了胶印隐形文字); 1974年和1980年发行的10元券采用了磁性油墨防伪技术;
1962年的2角纸币和1987年发行的长城币(1角)使用了双凹版印刷技术; 1975年和1983年的1分硬币将原光边棱的凸字形改为凹凸混合型; 以及1987年发行的1角硬币采用了铝镀镍材料制作而成,增加了耐腐蚀性能……
这些在当时都属于比较先进的印制技术,对提高钞票的防伪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三套人民币设计者是一位名叫袁秀芬的女士,她同时还设计了第二套人民币部分纸币,以及第四套人民币50元和100元主景。 作为女设计师,袁秀芬在设计时并没有因为自己是女性就特意选择花卉图案,她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设计的钞票,都是根据生活所感而发……” 比如我们看到的第三套人民币1元券,就是袁秀芬受到当时我国传统建筑“斗拱”的启发而创作出来的。 而看到这张图片,大家是不是感觉有点眼熟呢?没错,它就是我们以前使用的人民币1元纸币背面主景——人民大会堂。
这虽然是两位艺术大师的杰出作品,但他们的创作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
以人民币1元的雕刻塑造来说,原本的设计师是伍惠聪,他却因为一些私人原因中途离开,随后袁秀芬接过雕刻师的工作。 但此时伍惠聪已经雕好的图稿,袁秀芬不得不将两种不同的风格统一融合到一张币面上。 为了追求两者的和谐,袁秀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将原来的设计完全推倒重来! 正如她的丈夫张作舟所说的那样,“她是个对工作极其负责的人”。
虽然经过无数次的修改调整,最后呈现出来的是两人合作的产物,但毫无疑问,袁秀芬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除了人民币以外,袁秀芬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她在钱币艺术设计领域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和称号。如中国钱币设计最高奖——“宋庆龄银质奖章”获得者,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特殊贡献奖”,以及国际设计协会授予的“平面设计艺术家”的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