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财选择什么翡翠?
首先,我们得搞懂一个事,就是为什么招财选择翡翠呢? 是因为“以玉比德”观念的影响吗?不是的! 在古代就有“君子比德于玉”的说法,这里的玉指的是白玉、和田玉这些软玉,不包括如今的翡翠。
因为古人对玉石的理解和现在完全不同。 古人眼中的美石,是细腻温润、光洁如膏、色泽纯丽且不易褪变的。比如历代帝王的玺印用玉都是新疆和田子玉;汉代的玉龙等也是取材于新疆和田玉。 和田玉的外表特点是:质地细腻且油润、光泽凝重(并非现代宝石学中所说的“亮泽”“莹光”)。 那是不是说,外表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玉器都算在“玉”这个范畴里呢?也不是。 现代研究证明,具有上述特征的和田玉属于透闪石玉,其化学成分主要是Ca2(Mg, Fe)5[Si8 O22](OH)2。
而大部分翡翠属于辉石类矿物,其主要成分为NaAl(SiO4)2。虽然看起来像和田玉,但其性质非常接近水晶,只是晶体颗粒稍粗。所以,从古代的文献记载和遗留文物来看,除了少数时代特别早的玉璧外,普通的玉佩、玉璋、玉琮等在现代学术眼里都属于“石器”。
也就是说,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描写的美玉,其实指的主要是和田玉,而不是现在的翡翠。曹植《洛神赋》中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描述的就是一种纤巧细美的玉器——这也符合古书上对和田玉形容的外在特点。
那为什么今天的珠宝行业把外在看似不那么标准的“石头”——也就是翡翠,也算作“玉”的一种呢? 这就要说到近代中国“玉”的概念是如何被强行拓展了。 中国作为历史上唯一连续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所以无论外国的东西多好用,但只要是外国的,总会被鄙视。
近代以来,受西方文明压迫,国人开始反思传统文化,于是开始自诩为“龙的传人”并强制性地将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拔高到“玉”的地位,并且是不允许任何人质疑的。
1930年代,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博士在深入研究后认为,“玉”的原意是指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后来才引申为玉石或者硬玉。[1]他的观点很快受到国内同业的质疑,甚至受到批判。
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国门打开,一些学者开始重新梳理“玉”的概念的问题。北京大学钱仲联教授就认为,我国古代使用的“玉”字是一种表示“美石”的总称,并不特指和田玉,更不指代软玉。
他引用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里的说法,指出:“古文字‘玉’字,均作圭形,即今之‘王’字。凡诸侯之爵皆曰玉。”[2] 那么既然古代所说的玉并不是我们今天眼里的玉,而是特指美石。为何今天我们还沿用这个概念呢?
钱老在文中给出了答案:“盖以今日工业进步,玉之种类百出,既有软玉,亦有小玉,既有大玉,又有玛瑙、翠羽之属……故继续使用旧名,亦无不可。” 原来,“玉”字今天的含义早已被工业生产全面颠覆。早在明清时期,云南就开始开采翡翠,由于当时交通不便,运输成本昂贵,所以最初开采的翡翠基本都在当地加工成首饰。
为了争夺市场,不少工匠和商家打着“玉”的名义,实际上将价格高昂的翠丝、绿宝石等镶嵌品也称为“玉”,并用“玉”来指代这种美饰。 渐渐地,这些词也被统一纳入“玉”的概念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