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款中国礼陵是什么年代的?

闵令杰闵令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礼陵”是现代的臆造品,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上的任何朝代。 汉唐元明清,所有皇帝的坟墓都被称为“陵”或“陵园”,但是都不称为“某某陵”;只有皇帝死后葬到地下(即所谓“寝园”)的时候,才有地宫,而且地面建筑也十分丰富,号称“陵园”。 但这些陵园没有一个被称为“XX陵”的。

西汉帝后陵墓称“墓”而不称“陵”。汉武帝去世后,其葬礼规格直接照搬秦始皇后葬的礼仪,《史记》记载:“奉遗诏送武帝丧于茂陵。”“茂陵”之名也由此而来。

东汉帝陵在西汉帝陵的基础上修建而成,规模更大。东汉初期,光武帝刘秀原打算把坟修得低一点,免得破坏风景,但被群臣力谏而止。可见汉代帝陵都是平地起冢。《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记载:“初,光武兴,军士还者不过三五千,卒刀楯为兵……及崩,无金玉之棺,无袭祀之礼……”光武帝死后被安葬在“陵邑”(陵园加城邑的意思),因为当时天下未定,所以不举行隆重葬礼。

魏晋南北朝时期,帝王丧葬制度开始混乱起来。魏文帝提倡薄葬,下旨禁止厚葬,但后世依然如故。南朝宋武帝本来打算按照古礼将棺材挖洞埋在地下,不料大雨冲毁陵穴,只好将棺材放在露天里。梁简文帝死后,因钱不够,只能将生前乘坐过的乌木车作为灵车。北朝的北魏、东魏和北齐则把前代陵寝制度推倒重来,不再遵循汉朝规矩,甚至改变了“陵”的字形,直接把“山”字旁去掉。

隋文帝创立了一套新的丧葬制度,规定死者入殓时必须把随葬明器全都摆在棺材旁边,然后填土埋尸。唐朝承袭了这一制度。

宋朝时,皇帝死称作“殡”,先安放在“梓宫”中,等选好了墓地再移出。这种情形与唐朝一致。不过,宋代的墓葬在地下不深,且不用砖石砌成,而是用木头作框架,外面裹以泥土作防水处理。

元朝没建立太久的王朝,丧葬制度并不统一。忽必烈之后的几位皇帝都坚持蒙古传统,将尸体盛在木匣内送入墓地。到了末代皇帝顺帝,又恢复了汉人埋葬制度。

明太祖制定了一整套丧葬制度,从尸体停放的地点,到服装首饰的摆放都有明确规定。此外还定下了明令禁止子孙后代私建陵寝的制度。

清朝基本上沿袭了明朝制度。光绪帝死后,因经费不足,没能建成陵墓,仅以妃嫔礼下葬,这是有史可查的最后一个没有建成陵墓的皇帝。 从以上历代丧葬制度可以看出,除了元代以外各个朝代都十分注重陵园的建设,并且都使用了“陵”字来指代陵园。唯独清代,为了显示自己的“孝”,特别规定不用“陵”字,而以“园”字代替。 “中国礼陵”刻的是“园”字,说明它产生的时间应该在清以后。至于“中国礼陵”四个字,很有可能是现代人臆造的假文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