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肉做什么好看?
这个题目有点宽,其实可以换成“怎样评价一块素料”。 首先要了解,判断一块玉料的价值,是从色、种、水、工四个维度去评判的,其中水(或叫底子)是重要维度之一,它指的是白玉或者清白玉的颜色和质感,底子的价值由颜色和质地构成,当颜色特别正时,如纯白色、奶白色,我们称其为“水头足”;而当其色调偏青或偏黄时就相对要差一些了,如“青白水头”、“清水头”等。所以从商业角度来说,“水头”是指白玉的颜色和质地的细腻程度。
当然,在讨论这些视觉感之前,需要先确定它是A货(天然)还是B货(人工填充)或是C货(染色),因为它们对于视觉上的感受是不同的。 当确定它是天然A货之后,我们再谈谈颜色的正(阳)与阴(闷)。 “阳”者,明艳夺目也。比如,同样是无色的玻璃种,有人喜欢浓淡适宜,有人却喜欢清透淡雅。这就是个人的喜好决定了最终的选择。而决定颜色的因素主要是“浓度”和“亮度”两个指标,当一个颜色“浓”得恰到好处且“亮”得明媚时,便是极佳的状态了。
种指玉石的结构,分为晶种和胶种两种。一般来讲,种越嫩,价格越高。但如果是作巧做俏的话就另当别论了。 水指的是玉石的透明度,分为透明、亚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四级。在透明与半透明的界线处,往往会有烟晕的出现,这一区域往往是辨别真假的关键之处。另外,还要看看是否有裂纹,因为任何瑕疵都会影响它的美感和价值。 最后,工艺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好的设计加上精湛的工艺,会使一件作品锦上添花。
翡翠中的冰种、玻璃种通常都属于白底子,行内谓之“白肉”。白肉翡翠的品种其实并不单一,从颜色上来分就有紫罗兰色、红色、绿色、黑色、褐色等等。而质地方面也是多种多样,比如玻璃种、冰种、芙蓉种等等。白肉品种颜色变化较大、质地多样,因此加工的款式也是多种多样,基本上所有的款式都可以用白肉翡翠来进行制作。
白肉翡翠中颜色和质地最好的要数紫罗兰玻璃种了,这种白肉翡翠质地是玻璃种,颜色是紫色,而且是漂亮雅致的紫罗兰色,属于白肉翡翠中的极品。紫罗兰色玻璃种翡翠的款式建议以素面款式为主,以充分展示其质地通透细腻、颜色淡雅悦目等出众的品质。雕件、花件的风格不适合紫罗兰玻璃种翡翠,以免将颜色的美丽和质地的通透给破坏掉。因此,在款式上可以选择手镯、牌子、戒指、吊坠等尽量简单的素面款式。
白肉翡翠中颜色种类除了以紫罗兰色为主外,还有其它的颜色,如红色、紫色偏暗一点的色(一般称为韭菜绿)、褐色、黑色、绿色等等。颜色也由浅到深变化较大。除了颜色和透明度比较好(即质地较好)的翡翠可以做素面款式以外,其余大部分颜色偏暗或偏浓,或透明度(即质地)较差的白肉翡翠比较适合雕花制作。尤其是颜色偏暗、偏浓的白肉翡翠做成素面款式会有压抑感,雕花以后则能缓解这一点,使成品看上去感觉更轻松活泼。总之,对于颜色、透明度较差的白肉翡翠,尽量不要做素面。
一般而言,具有深浅变化颜色的白肉翡翠不建议做成吊坠配项圈盘戴,因为挂上以后会刚好位于后颈部的阴影处,颜色、透明度、亮度等都会由于处 在阴影处而受到较大影响,所以,一般不建议做成吊坠盘戴。如果非要戴项圈,则在款式上应尽量选择颜色、透明度较好的部分做吊坠,而浅色、透明度差的部分 做牌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受到盘戴的影响而失去原有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