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意蝙蝠什么寓意?

皇甫贤鸣皇甫贤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福”字在民俗文化中,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字眼。比如,过年要贴春联,上面往往写着“福气临门”“福至家园”之类的话;婚礼上会摆上一个写着“福禄寿禧”的大盘子,里面插着双喜蜡烛;小孩子过周岁时,亲戚们往往会送个“福寿双全”的匾额作为祝贺……可以说,“福”字几乎无处不在。 之所以将“福”字刻进玉器之中,是因为人们认为玉可以通灵,可以使人与神灵沟通,获得吉祥和幸福。因此《礼记·聘义》中有“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有以玉相赠,以玉比德焉。 ”

从东汉开始,朝廷就规定只有皇帝一人能穿绿色的龙袍,而其他皇家成员和大臣们只能穿黄色的绣龙的袍子;到了明代,皇室又制定了一套更细致的规矩——只有天子能戴碧玉佩,而亲王和太子只能带青玉佩。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规矩逐渐被打破,人们用玉的态度也从“敬”转变为“爱”。现在,我们不仅可以像明世宗那样把珍贵的玉雕放在怀表夹层里随身携带,还可以像清光绪帝那样把精美绝伦的翡翠荷叶盖碗赐予珍爱的人。

但不管形式怎么变,人们对玉的审美追求始终不变:既要有“色如浓蜜”的美质,也要有“形如凝脂”的外在。 而在所有的玉石成分中,除了绿松石外,最具“色如浓蜜”之美誉的莫过于和田玉中的羊脂料了;最能体现“形如凝脂”之形象的,则非翡翠莫属。于是我们现在常常将透闪石玉中的上等品称为“羊脂玉”,也将辉石类矿物中色泽淡雅柔和、透明度好且具玻璃光泽者称作“翡翠”。

姚美铃姚美铃优质答主

如意源于中国传统吉祥器物“搔杖”,据传东汉时,南方民间用一种称为“紫柄”的荆棘制成手杖来搔背止痒,这手杖在后世被称为了“如意”。“如意”一词本是旧时人称心爱之物,其寓意为称心如意、吉祥安康,佛教认为得此可降服一切妖魔。由于“如意”的名称与我国人民的吉祥心理相符,故“如意”在清代成为一种象征至高无上皇权的皇家吉祥工艺品,“柄”字又与升同音,故“如意”还有平步青云、荣华富贵的意思。其造型美观大方,线条流畅,在清代被宫廷和官府作为名贵玩赏器物,用金、玉、铜、琥珀、珊瑚、水晶、碧玺、翡翠等优质材料制作成供陈设、收藏用的装饰品,象征吉祥、权威、尊贵和高洁。 翡翠蝙蝠寓意福气降临,两字同音,谐音字是中国吉祥文化的突出特征,是民间文化心理特点的表现,用谐音字组成吉祥语,是中国人民普遍喜爱的方式,“蝙蝠”在汉语中与“遍福”谐音,因而被看成福气的象征,是中华吉祥文化中常见的形象,“五蝠”意指赐福、富庶、长寿、善终、康宁五福降临,象征福气满盈,如《清异录》云:“五代晋时王延嗣家,忽有五蝙蝠飞鸣厅室间,后五子皆官五品,当时呼蝙蝠为‘悦鸟’,为延嗣庆也。”

“如意”和“蝙蝠”两种吉祥图案结合,“两字合一”成为翡翠的吉祥题材,称“吉祥如意”,代表凡事都能顺心、称心,象征幸福、和平、长寿,因其含有民间文化心理所喜的吉祥福气,故为人们所喜爱,常作贺婚、寿辰之贵重礼品。 翡翠制作的吉祥如意摆件、挂件大多以“心”为载体,上面饰五只倒挂蝙蝠,寓意“五福临门、福寿安康”,“心”象征爱心、真心和诚心,有“心想事成”、“心中有福”之意,也有以两条回游的如意祥龙为主要图案的翡翠如意挂件,龙的头和尾相连在一起,形成双龙盘柄,象征永无止境的福运和事业发达、万事如意,有“连年有余”、“年年有余”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