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角石有收藏价值吗?
震旦角石也叫海百合,属于化石类文物,是距今大约5亿年前的海洋生物化石。当时正处寒武纪时期,地球上的生命形态刚刚开始多样化,而震旦角石则是当时海洋里的“霸王”。 这种海洋古生物的体态很像现在的海葵,身体呈花状,由1个大的圆筒和100多个伞状突起组成,每个伞状突起像一朵菊花,因此又被称为海百合。由于它具有类似现代海洋生物的裙边,可以灵活地移动,因此它的捕猎能力相当强。
在当时的海洋世界里,除了鱼和大贝壳外,震旦角石就是最强大的捕猎者了。不过到了后期,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以及其它动物的出现,震旦角石的猎物渐渐减少了,它们的身体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刺细胞(有毒)变成了无细胞,同时伞状的体膜也逐渐变得脆弱,以至于不能充分收缩以保护自己。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它们开始向下生长,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珊瑚。 虽然经历了无数次地质运动,这些来自5亿年前的海洋生物早已消失在了地球上,但我们依然可以在我国长江中游的岩洞里看到它们的身影。
目前发现的震旦角石最大的体长可达6米多,最小的也有3厘米左右。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发现了震旦角石的存在并进行了采集,到了近代,人们在福建、云南等地都有发现。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人们已经很难再找到那些巨大的震旦角石了,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了那些体积较小,但保存完整的同类化石。这些化石大多分布于长江中游的石灰岩中,由于这里的岩溶发达,很多岩石都被掏空,里面充满了清澈的泉水。
这些含有化石的岩石被当地的村民称之为“龙骨”,在古代就被人们当作炼制丹药的原料,而如今,一些药店还会用“龙骨”来熬制中药。 除了药用之外,这些石头还有一个神奇的用途,那就是当做印章使用的印石。由于这类化石的形状比较像一个盛开的花朵或者荷叶,而其中的空腔正适合放在手里把玩,所以古人就用这些小东西来刻成花纹或图案,制作成各种装饰品,其中就包括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