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翡翠怎么分类?
首先,天然绿色翡翠中,除了绿得最纯正、浓郁的祖母绿色(C.green),还可以有: 阳绿色(Y.green),俗称“辣椒绿”或“尖椒绿”,颜色浓艳悦目; 苹果绿(A.green),颜色淡绿清莹; 黄绿(H.green),色呈黄中带绿; 翠绿(L.green),颜色嫩绿鲜活,但色调偏黄的绿色(见图1-3-15) 中绿(M.green),即一般所说的“豆绿”、“菠菜绿”,色调略偏黄绿; 粉绿(F.green),是粉青(P.blue)与翠绿的结合,呈粉蓝调子的绿; 浅绿(Q.green),颜色清淡如菜苗; 灰绿(W. green),颜色呈淡灰绿色。 而人造绿色翡翠,是指通过染色剂和氧化铁等染料,对天然翡翠进行浸染着色而成。所以又称为“染发剂”或“浸色石”。由于染色剂会渗透进入翠体的微细裂隙,因此人工绿色很难得纯正而浓郁,且色质发闷,无活力。
目前市场可见的人造绿分为: 均匀度好的,称“匀色地”; 均匀度差的,称“花斑地”; 颜色浓淡分布不均匀的,称“花青地”; 在“水底”较好、透明度较高的天然翡翠玉料上,也有人工染出“飘花”来,行话称之为“浇汁儿”。 (a)“匀色地”
这类颜色分布相对较均一,多呈块状,也有颗粒状的。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颜色可能受挤压而变型,因此常出现形状不同的色块。
(b)“花斑地” 这是一种分布不均匀的颜色,多呈条纹状、斑点状。
(c)“花青地” 这种颜色的分布就更没有规律了,可以是点状、条带状、斑状,也可以是大面积的色块。因为颜色深浅不一,而且变化较大,所以行内一般认为这种翡翠价值不高。 但若是经过精心设计、巧妙雕琢的“花青地”,经过抛光处理之后,也会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只是这样的例子相对比较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