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翡翠有什么特点?
清代的玉器和明代的玉器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玉材。明代所用的玉材以和田白玉为主,清则除白玉外更大量使用了绿玉(今称碧玉)、墨玉和青花玉。还有相当数量的仿古玉,这些古玉中有一部分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玉料,经过两三千年沉积形成的沁色。 所谓“清水滴”就是青白色带水的淡绿色,这种色彩在玉制品上并不常见,而在清代却十分流行,尤其是乾隆时期。由于人们钟爱清水滴,做成了各种器皿和挂件,如瓶、碗、盘子、鼻烟壶等,还有一些把件、手串等。
除了色调受到青睐外,造型上也追求独特,常常把一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做得富丽堂皇。比如一个香薰炉底座,原本应简洁明快,可清代却设计了三层阶梯状的高足,再加上一圈镂空雕花,使得本来很普通的物品立刻变得华丽起来。 另外,很多器皿都带有盖,盖的形状或圆或方,与器身搭配协调。有的杯子还附有一只托盘,便于饮茶和观赏。这都体现了清宫独有的审美风格。
从工艺上讲,清代的琢玉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很多器皿都做到了巧夺天工,例如用玉片做成荷叶,并留下自然流畅的痕迹;用玉锥刻画云龙纹,线条刚劲有力;阴刻镂空雕刻的技法也运用的得心应手,在鼻烟壶上呈现出各色花鸟画,让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