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翡翠有什么特点?

暨紫云暨紫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清代的玉器和明代的玉器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玉材。明代所用的玉材以和田白玉为主,清则除白玉外更大量使用了绿玉(今称碧玉)、墨玉和青花玉。还有相当数量的仿古玉,这些古玉中有一部分是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玉料,经过两三千年沉积形成的沁色。 所谓“清水滴”就是青白色带水的淡绿色,这种色彩在玉制品上并不常见,而在清代却十分流行,尤其是乾隆时期。由于人们钟爱清水滴,做成了各种器皿和挂件,如瓶、碗、盘子、鼻烟壶等,还有一些把件、手串等。

除了色调受到青睐外,造型上也追求独特,常常把一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做得富丽堂皇。比如一个香薰炉底座,原本应简洁明快,可清代却设计了三层阶梯状的高足,再加上一圈镂空雕花,使得本来很普通的物品立刻变得华丽起来。 另外,很多器皿都带有盖,盖的形状或圆或方,与器身搭配协调。有的杯子还附有一只托盘,便于饮茶和观赏。这都体现了清宫独有的审美风格。

从工艺上讲,清代的琢玉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很多器皿都做到了巧夺天工,例如用玉片做成荷叶,并留下自然流畅的痕迹;用玉锥刻画云龙纹,线条刚劲有力;阴刻镂空雕刻的技法也运用的得心应手,在鼻烟壶上呈现出各色花鸟画,让人赞叹不已。

汲鹏宇汲鹏宇优质答主

清朝中期以后,云南玉即我们熟悉的翡翠大量传入内地,翡翠由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史已有记载,一般认为:翡翠传入中原起于乾隆年间,繁盛于同治、光绪两朝。和阗玉仍作为皇家贡品,由西域源源不断运至北京,玉石工匠在供奉之余,还制作各式器件进行出售,故京作玉器也较繁盛,由于所使用的材料以新疆玉为主,玉质优良,故京派玉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们的作品,既继承了两汉以来的传统技法,又吸收了南北各地的长处。

因使用玉材优质,故追求“大”和“厚”字,以显示其豪华、精美,多用立体圆雕手法,器上的文字,常采用阴线篆书,并常用凸雕的回纹作为装饰图案的边框,纹饰繁缛,琢磨工整精细,具有古朴、庄重之感。这些特点,在清宫廷制作的玉器上,尤能体现出来,成为清玉器中最为精致的一类,也是清玉的代表之作。除北京外,在沿海开放的上海、扬州等南方地区,随着西方文物的传入、西方技术被某些玉匠所效仿、借鉴,成为当时玉器中的新颖之作,为西方人士所喜爱,有的还成为外销品,被称为洋彩玉。

在扬州,一些擅长书画的艺术家,涉足于玉雕艺术之中,对玉器的选材、纹饰的确定、琢玉工艺都给予指导,作品多有文人的意趣,且善于运用俏色玉,具有浓厚的南派风格。广州也是当时我国主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自宋代以来就以琢制各式玛瑙箸颇著名,至清代乾隆年间,在玛瑙箸上加以透雕,或刻以诗句,成为贡品,甚得皇帝的青睐。在地方玉器的推动下,玉器生产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我国玉雕艺苑中出现了万紫千红、争妍斗奇的又一繁盛景象,使我国成为世界上享有“玉石之国”美誉的国家。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入侵,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玉石工艺品也在帝国主义商品倾销和军阀混战的影响下日趋衰落。解放后,玉石工艺品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不断开展,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成为外贸和旅游的重要出口创汇产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