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飞白体书法家是谁?
“飞白”二字,最早出现在唐代张彦远《法书要录》中,该书记载了五代梁文帝撰《评书诀》,其中有一条就是评价草书时说:“下笔遒劲,出入流畅,笔法飞白。”明代冯梦龙小说《警世通言·卷二》里也有“笔迹墨晕,飞白如断”的句子。 可以肯定地说,自南朝开始,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并且用笔墨记载下来一些草书的特征,其中之一就是“飞白”。但是,这些记载中的“飞白”,到底指的是什么,却是很难说的。因为人们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迁的。同样的文字,在不同时代的人眼里,意义是不同的。
例如唐代李世民认为,隶书到了王羲之那里已经是“尽善尽美”;而宋代的米芾却认为,只有汉代的隶书才是“尽善尽美”。同样,这个时代的“飞白”,与另一个时代人们的认知,是有可能大相径庭的。
我认为,从现有资料来看,“飞白”应该是指草书中那些由于速度太快、用力太猛导致笔画中刀刃部分显露或模糊不清的部分。有刀锋,有墨色散开形成的自然空白,有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变化,这样的草书,才具有美感。如果是千篇一律的中规中矩,那即使字写再快,也不会出现“飞白”的。 “飞白”的“飞”,这里读fēi,是不肯定的语气。它的意思是不是指飞翔的鸟呢?我看未必。假如把“飞白”解作“在空中飞翔的白鸟”那就太不通了——难道“羲之幼年学书,后虽壮老不休”(语出唐太宗《评书》),这世界上还有比老人更飞的快的鸟吗!这里的“飞”应该是动词,意为“使……”,也就是说,只有写字时候努力运用力量,才能造成“飞白”的效果。不运用力量,字写得慢悠悠的,是不会出现“飞白”的。
至于“白”,显然是指字形中因用力过猛而产生的模糊不清的部分。没有力度,也就没有“飞白”。所以,“飞白”其实是指一种因用力而使笔画形态产生了变化的效果。这种效果,古人称之为“芒”。清代朱彝尊说:“草不殊字,惟取其形势相似而已。势之来,如飞鸟坠丸,绝无停匀之势。一字之中,笔须三过。或尖或圆,随势转折。”(见《曝书亭集·跋李仲观草书》) 总之,能创造出“飞白”效果的草书写得越快越好,越险峻越好,越奇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