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沁是什么?
“翡”,一般指红色或橙黄色的玉,亦泛指色彩鲜艳多姿的玉器; “翠”,就是指绿色。“翡”和“翠”相互镶嵌而成的玉石就是“翡翠”。 按照上述定义,“红翡翠”和“黄翡翠”都是“翡”,而“绿翡翠”“青翡翠”则是“翠”。但大家平时说的“翡翠”一般都是指绿色部分的玉石,所以绿色就成了翡翠最重要的颜色。 不过,在云南腾冲一带,人们把褐黄色的玉也称作为“翡”[1]。这种黄色,与新疆地区出产的“黄玉”相似。
还有种“香妃翠”也叫“贵妃翠”,是浅绿色的和田玉,由于颜色淡雅、透明度高且质地细腻,备受女性喜爱。 用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所谓的“翡”其实就是玉石中氧化铁(Fe2O3)等铁质矿物成分呈现的颜色——“赤铁矿”,是一种氧化物。
这些天然的铁质矿物,有的存在于宝石内部,叫做“内含物”;有的则附着于表面,称为“外部特征”。比如: “水沫子”主要内含物为钠长石(Ahnongite,NaAlSi3O8); “干姜皮”的主要内含物为白云石(Dolomite,CaMg[CO3]2); 而我们所熟知的“翠”其实是指天然玉色中的一种,即由硬玉晶体(主要成分为NaAl(SiO4)2)形成的颜色——绿色。 在自然状态下,硬玉中的 Fe2+被氧化后生成氧化铁(Fe2O3),使玉石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锈斑”,也就是风化层。风化越严重,表面的锈褐色斑点就越明显。这就是很多人以为的“玉变色了或者染色了”的原因。
但如果遇上下雨潮湿的时候,这层薄薄的锈斑又会褪去,“玉色”复原。行内有“洗得干净”的说法。 如果遇到浸泡在水中时,这层“锈”会彻底褪去,“玉色”恢复。这就是为什么“泡水”能鉴别真假玉的方法之一。 除了氧化铁外,一些含有少量锰(Mn)元素的玉石也会呈现“暗绿”色调,看起来似乎很漂亮,但含锰高的玉石往往颜色不耐久,容易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