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湾基是翡翠吗?
首先,莫湾基不是翡翠。 它属于缅玉,但跟翡翠没有关系。 很多人看到“基”字误以为它是翡翠。实际上,只有“翡”指的是颜色,而“基”表示的是质地。 就像人们常说的黄杨木(木材)、橄榄核(手串)一样,这里的“基”并不是指果实。所以,说莫湾基是翡翠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那为什么又称为缅玉呢? 因为它的主要产地在缅甸的抹谷,又叫抹谷玉,或称缅玉。
除了产地区别外,莫湾基与翡翠还有什么区别呢?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密度不同。 莫湾基的密度一般在2.65-3.17g/cm³之间,而翡翠的密度则是3.34-3.35g/cm³。同样体积的情况下,莫湾基会轻一些;反之则重一些。 二者的折射率也有差异。 莫湾基的折射率为1.66左右,而翡翠的折射率在1.65左右。
同时,由于形成过程的差异,二者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认为,翡翠是由硬玉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而成;而莫湾基则是由超镁铁质火山喷出的岩石,在接触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虽然它们都属于玉石,而且颜色都是以绿色为主,但结构上的差别还是很容易观察到的。 比如,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翡翠时,可以看到透明至不透明的晶体状结构;然而莫湾基则看不到这样的结晶体。 如果把二者放在放大镜下进行仔细观察,会发现更多的差异: 莫湾基的纤维状变晶结构比翡翠更为明显。当然,这也是因为莫湾基的颗粒较粗,更容易观察到结构的缘故。
除二者的硬度也不同。 莫湾基的摩氏硬度为6-6.5,而翡翠则为6.5-7.0。虽然感觉上只有半度左右的差距,但实际上这一数据差值达到20%左右,因此这也是一个容易区分的特点。
莫湾基是翡翠吗?答案是莫湾基是翡翠。莫湾基一般是指玻璃种带褐色,主要以龙纹褐为主,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翡翠品种,主要产自缅甸。莫湾基因为产量非常的稀少,所以一直有神玉的说法流传于世。
鉴别莫湾基,可以看以下5个方面:
1、看龙纹褐(俗称烟青):龙纹褐非常之灵透,似有若无、虚无缥缈。真正的龙纹褐非常自然,没有人为加工的痕迹,一般采用高倍放大镜才能观察到其成因,其成因有星星点点状致色矿物、丝状及针状矿物碎屑等,类似“三七花”、“葡萄花”。
2、看白地:由于“莫湾基”玻璃种是基于冰种或更高级别之上,如冰晶种、晶莹种等,白地非常晶莹通透。由于“莫湾基”成因,其表面通常有一层极润厚的“胶衣”,这层“胶衣”让“莫湾基”的白地更加通透。
3、掂重量:由于翡翠的密度非常大,达到了3.33。因此,如果手镯是全玻璃种,那么这个手镯在同等大小之下肯定很重。有些商家会用高绿低种来冒充玻璃种,这种情况下冒充莫湾基,由于较低种水的密度要比玻璃种的密度小,因此重量也要小很多。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有雕工的莫湾基饰品。
4、听声音:由于莫湾基饰品都是在硬度为7度的石英砂上打磨,因此,玉器在打磨之后受到高速打磨的声音冲击后,在经过高密度翡翠的内部分子链(矿物成分主要是辉石、角闪石等)高频震动之后,从其玉表发出来的声音是干净利索的清脆声音。这种玉器在玉表受到敲击时,发出的声音也是金属清脆声,并有“嗡嗡”的余韵。用其他宝石(如石英岩、水沫子等)制成的饰品发出的声音混浊无力。
5、用滤色镜检验:为了防止珠宝商以其他宝石(石英岩、水沫子或B货等)的有色宝石进行冒充,可以用滤色镜检验。真翡翠(A货)在滤色镜下呈现红色(粉红、橙红、朱红、紫红等),而在滤色镜下呈现绿色的一定是优化处理(染色、B+C货)或翡翠的近/伴生矿(石英岩、水沫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