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都是跟收音机和录音机有关。我的第一件收藏品是一个东芝超薄型收录机(好像是东芝生产的唯一的一款收录机),大概1975年的时候买的,当时价格相当贵,我父亲为了买这台收录机,专门去了天津的广播器材厂(全国最大的广播器材生产厂家之一,现在改名国营新华无线电器料厂了)。
《送瘟神》是1958年7月,毛泽东填的一首词。送瘟神·其一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这个“睡美人”名字真是打广告打得响亮,这物件儿跟“睡美人”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好么! 首先说明观点,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绿松石雕刻作品,没有任何的收藏价值。现在网上卖睡美人的特别多,有坐着的、趴着得、半坐着半躺着的……各种各样,但是无论什么造型,都是“以形取名”的,根本原因都在于“睡”字能吸引眼球。
先放图,这是最近刚做的成品。这是一只翠色浓艳的葫芦,料子本身种老水好,肉质细腻,色正无邪,非常漂亮。 但是做成了成品之后却出现了黑色的“雾”,从背面及侧面都可以看到,犹如一道道细密的纹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是雕刻工艺的问题,另一种则是原料本身的问题。
如果我是有佛主的人,我会选择把佛主放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供奉着; 如果我是没有佛主的人,我会在自己佩戴的首饰里面挑选一款合适的款式,将佛主请进我的心里。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朝时的楼一般都有顶层的,不是后来单一的亭子。楼高一般都在六七层,最高的九层楼上可以住人。杜甫的“直上天门山”、李白《蜀道难》里的“扪参历井仰胁息”就是形容上到极高层的感觉。 鹳雀是两种水鸟,形状像雁,全身灰黑色。
马兴祖先生是当代中国人物画领军人物之一,也是我十分敬仰的前辈。1973年入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学习,受教、于右任、叶浅予等大师的亲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多家博物馆和境外机构收藏. 其人物画风格上承宋元传统,重视笔法、墨法的丰富变化和表现力,造型严谨、
现在书法已成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艺术性的、高层次的文化。人们在书写自己的名字时,在作品上题款签名,以区别作品是何人所写,与伪造伪作区别开来。签名还使作品完整,富有情趣。签名,因人各异,反映了书法者的个性。
2015年97港元兑换人民币,是按当日汇率将97港元换成人民币 . 在2015年9月14日,一港元能换到0.8328元人民币;97港元就能换得81.8416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