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翡翠有哪几种?
1. 玻璃种:质地细润,透明度高,光泽明亮,类似玻璃,是翡翠中品质最佳的。
2. 冰种:透明度仅次于玻璃种,像冰块一样,清凉悦目。
3. 糯冰种:类似糯米汤的颜色和透明度,清淅度比纯天然的糯种好些,但是比起冰种又显得有些浑浊,像糖糕的质地。 4. 糯种:这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翡翠,颜色模糊不清,像糯米汤,透明度差,看起来比较沉闷。 在所有的玉石之中,翡翠的色调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因此根据不同的色调,可以把所有翡翠分为以下几种:
1、白色调:由透明至不透明的白色,可带灰、带黄、带绿等色彩。
2、黄色调:由透明至不透明的浅黄色到深黄色。
3、绿色调:由透明至不透明的淡绿、油绿、翠绿色。
4、紫色调:由透明致不透明的粉紫色到深紫色。
5、彩色调:同时含有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调。 其中以蓝色调最为珍贵,因为自然界中的蓝宝石品种极其稀少;而绿色的翡翠则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之一,例如我们熟悉的“祖母绿”就是属于绿色翡翠的一类。 根据产地来划分的话,市面上的翡翠大致可以分为:老坑种、新坑种、缅料、云南料、台湾料等等。
1、老坑种:是指来自于老坑的翡翠。老坑原指广东瑞丽一带的矿床,现在一般认为指的是产自缅甸北部曼西镇的矿区。由于这些矿区的土质比较疏松,容易风化脱落,所以开采出来的原石大多需要运输至附近的曼海姆加工成成品。老坑种翡翠的结构细腻,透明度高,常常带有绿色或蓝色。
2、新坑种:与老坑种相反,是新近发现的矿区,距离最近的风景区也只有几十公里远。其矿物颗粒较大,透明度较差,常呈乳白色,也有微绿的,行内人称“水干”。但硬度很高,比重也很大,且韧性很强。
第一种:油青种翡翠
油青种翡翠是近几年随着云南、缅甸矿山开采技术的进步而挖出来的一种新料,其实,在缅甸当地翡翠料场并不少见,但由于其质地并不如紫罗兰种翡翠油润,而且颜色多偏绿黑色,所以以前都被当地矿主遗弃掉了。
不过油青种翡翠的色泽比紫罗兰种翡翠更通透,且价格十分低廉,于是随着翡翠市场的日益扩大,油青种翡翠慢慢才被人们熟知。油青种翡翠的颜色多为灰绿—黑绿,市场主要流通色泽浅绿的货品,其颜色的饱和度、彩度均较低,而且质地也十分粗糙,因此油青种翡翠通常会被用于制作一些小挂件、平安扣之类的首饰,并且由于油青种翡翠的底子透明度不高,因此在雕刻时通常也不做大掏空。
第二种:白底青翡翠
白底青翡翠其实并不是一个翡翠品种的官方名称,但因其在市场上数量较多,所以逐渐也有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名字。白底青,从其名字上就能看出来,其主要特征就是底子是白色的,而翠性是绿色。因此白底青其实就是一种非玻璃种翡翠,其玻璃种的白色部分与玻璃种翡翠并无多大区别,但其翠性绿色部分的颜色就相对较淡了。
因此白底青翡翠实际上也属于一种高绿水种翡翠,它只是颜色稍微浓一些而已。白底青翡翠也是近年来一种开采量逐渐增加的玉料,因具有玻璃种翡翠的特征,且价格比较便宜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白底青翡翠在制作时通常也是做成手镯、龙凤佩之类的首饰,以突出其底子通透、种份较足的特点。
第三种:黄杨绿翡翠
黄杨绿翡翠,这种翡翠其实也是近几年随着缅甸料源紧张形势逐渐加剧而被我国玉器商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替代用翡翠,其开采地主要位于云南、缅甸交界的帕敢地区下方的南坎,因此在市场中通常也被称为南坎场口翡翠。
南坎场口翡翠其实就是黄杨绿翡翠。黄杨绿翡翠的翡翠色非常翠绿,甚至超过了很多玻璃种翡翠的颜色,因此被称为黄杨绿。黄杨绿翡翠多用于制作薄片件或小挂件,它在雕刻上并不适合制作大件的工艺品,其主要原因是该料虽然绿色翠,但透明度不高,呈半透明状态。
第四种:秧秧绿翡翠
秧秧绿翡翠其实与白底青翡翠和黄杨绿翡翠的性质相同,都属于翡翠开采量增加之后产生的一种玉料。因此,它们都被归为一种翡翠品种,即高绿水种翡翠。这种高绿水种翡翠,其实就是玻璃种翡翠的绿色品种,其“高绿水”的称呼是从中国著名翡翠产地之一的贵州水城引进来的,因为该地所产的翡翠就是这种绿色的玻璃种翡翠。
由于贵州产玉在我国已有600年的开采开采史,因此,这种高绿水种翡翠在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根深蒂固,他们习惯称这种翡翠为“水”,所以这种翡翠也被叫做“高绿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