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属于瓷器还是杂项?
紫砂壶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工艺品,用宜兴紫砂壶泡茶,提香快、色亮、味醇,不失原味,又具自然、古朴、优雅、含蓄的风格,可激发饮茶情趣,因此紫砂壶在欧美日本等地都非常受欢迎。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紫砂壶泡茶也逐渐地走进了寻常百姓之家。
紫砂收藏的热潮早已形成,紫砂已经成了投资收藏界的宠儿。从紫砂壶的行情来看,一把制壶大师上世纪90年代制作的紫砂壶,十年前在台湾的价格在10万元新台币左右,在内地的价格是5000元-8000元,到了今年,台湾的行情是50万元新台币,内地的行情是15万元至20万元。
紫砂壶制作工艺是在我国陶瓷制作领域中一项独特的手艺,一般认为有500年左右的历史。明万历至清嘉庆年间,宜兴紫砂壶以工艺古朴、典雅、实用而兴盛,其中以陈鸣远的花货与陈鸿、邵大亨的光货最具代表性。到了上世纪30年代,紫砂艺人在壶面上题铭作画成为时尚,使紫砂壶成为具有文人气质,并融诗、书、画、印、雕塑等诸多艺术于一体的工艺品。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上东方艺术的兴起,宜兴紫砂壶再度异军突起,为紫砂艺人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增强,紫砂壶在拍卖市场大出风头,成交价格不断刷新,使紫砂收藏和投资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目前,在紫砂收藏中,明清时期和近现代大师制作的紫砂作品非常受收藏者青睐。从近两年来国内紫砂壶的拍卖情况看,精品的价格一直延续上升的态势。2003年10月,在香港佳士得拍出陈鸣远款的田黄石兽钮盖盒以900万元成交。2004年后,宜兴紫砂壶更是在拍卖市场上大放异彩,有三件作品进入拍卖成交价前10名。2004年12月,在香港佳士得举办的“紫艺集珍——珍罕雅藏宜兴茶壶及当代紫砂精品”专场拍卖上,明代时大彬制紫砂大壶以720.35万港元成交,打破了紫砂壶的国际拍卖价格记录。
而在今年北京翰海春拍中,由朱可心制、顾景舟书壶的紫砂松竹梅壶以352万元成交,创出了大陆紫砂壶拍卖的最高记录。在2005年香港苏富比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清乾隆陈国治制紫砂御题诗葵仿葵花壶以426万元成交。2006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清嘉庆“子冶石铭瓜棱壶”以441.4万元成交,再度创下紫砂拍卖成交价的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