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水晶和翡翠的区别?
1、成分不同 紫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石英族,而翡翠则是由硬玉矿物组成的集合体。虽然二者都同属硅酸盐类玉石,但是组成它们的矿物质种类是不同的。这也是影响二者的外观色调最为直接的因素。 天然形成的宝石,或多或少都会有内含物或裂纹等瑕疵,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是内含有絮状、云雾状或是其他形状的内含物的宝石,一般就会将其认定为杂质。而如果这些内含物在宝石内部的位置比较隐蔽,那就不太会影响宝石的价值了。但若是这些内含物非常鲜艳夺目的话,那么对于宝石的价值就会有所影响甚至大打折扣了。所以,内含有害物质的宝石最好不要佩戴。
2、颜色不同 紫水晶由于含有的微量元素以及结晶状态的不同,会出现多种色调的紫色或者蓝色,而最纯正的紫色被认为是带有灰黄色的紫色。如果紫水晶中含铁量越高则越偏向灰黄色调。相反,含锌量高则会形成较纯正的紫色。 而绿色颜色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翡翠中铬元素含量较高导致的。种水好的翡翠会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的质地,若部分透明度较差则可能会呈现出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另外,优质的翡翠往往都会具有油脂般的润动感及玻璃一样的光泽,这是评价一件翡翠物件是否优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3、价值评判 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来看,一块质量较好的翡翠原石通常能打磨出40克左右的成品,而品质一般的翡翠原石只能磨制出20~30克的成品。当然,其价格差异也是很大的。不过,无论是紫水晶还是翡翠,其价格都需要综合考虑其“色”、“质”、“形”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判断。
翡翠在世界玉学宝库里独树一帜,其价值不逊于金银和金属珠宝。在国际珠宝行和收藏界,黄金有价玉无价。在中国的玉文化传统中,翡翠更受人们珍爱。人们爱玉、佩玉,流传着种种与玉有关的风习、美德和玉人故事。一些玉文化术语,如亭亭玉立、金枝玉叶、琼楼玉宇、玉颜、玉体等,仍在今天的语言文字中广泛运用。水晶,自古以来都是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是开运石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能量石。
水晶有丰富的颜色,种类亦十分繁多,但并非所有的水晶都可作为宝石使用,可以制成饰品的晶体有:紫色、茶色、粉色、黄色、绿色、烟色和无色水晶等。
水晶和翡翠虽然有很大的差别,但是由于他们的色彩,质地等方面存在某些相似性,一些不法商人就利用了这种相似性以及水晶的低廉的价格通过人工染色制造了一些假翡翠用来牟取暴利。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下紫水晶和翡翠的区别。
翡翠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硬玉和绿玉,而硬玉属辉石类,绿玉属角闪石类,它们皆为纤维状密集集合体,属于中硬度矿物,硬度为6.5-7度,密度为3.33,折射率为1.66,它的成分组成可以用化学式NaAISi206表示,其中“NA”表示钠,“Al”表示铝,“Si”表示硅,“O”表示氧,从它的化学式可以看出翡翠不含铁及铬元素。
紫水晶在矿物学上称之为“紫色石英”,是石英族矿物的一种,属于三方晶系,常呈棱柱状或六方柱状晶体。一般具有明显的玻璃光泽,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断口光泽,紫水晶的硬度和翡翠相当,但在韧性上却低于翡翠,紫水晶不含有铝元素而含有铁及铬微量元素。
紫水晶是属于晶系的单矿物,晶体呈柱状,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六方形的紫水晶晶面。常产于伟晶岩及热液脉中。紫水晶的内部也常可见到乳白色粗脉状,柱状、针状纤维晶的石英或乳滴状的不透明体,这是鉴定紫水晶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