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马槽炉有哪些款?
马槽炉款识,按制作时间排列,以宋徽宗瘦金体“大清宣德年制”六字者为最早,继之是何朝缙“大明宣德年制”篆书款,清康熙“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雍正“新制”篆书款,乾隆“大明宣德年制”楷、篆书款,咸丰、民国款亦为“大明宣德年制”楷、篆书款。
民国款有民国“宣炉第一铺”款,民国纪年款,张廷济“宣德”印款,叶焯昌“大明宣德年制”楷、篆书款,“南张北吴”张叔逸、吴觉厂款等。明代款识为后刻者,除了“大明宣德年制”篆书款外,还有赵子玉“子玉斋清玩”楷书款。
历代马槽炉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有篆书和楷书款之分。篆书款马槽炉,多为翻砂制作。楷书款马槽炉多为生坑,有传世包浆的极少。其炉壁较厚,呈铁黑色、棕色、桔皮纹三色,主要以仿铸明代铜炉为主,其气度和艺术效果,亦不减真品。
生坑马槽炉的品相大多不太完美,但有自然天成的美感和质朴厚重、庄凝典雅之气,炉体虽薄,却有厚重大气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