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拾两砝码多少克?
一斤等于十六两,明清时期的银锭多为五十两块(民间称“元宝”),但清政府规定的税银,以各省的情况不同,有四十五两一锭的,二十八两六钱五分一锭的,十五两一锭的,十二两一锭的,十三两三钱七分五厘一锭,另有五两、十两等。银锭是秤出来的,而秤具的平衡靠“码子”来实现,“码子”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秤砣。由于秤杆有长短之分,在使用中为避免累赘,计重大秤时,往往以大的砝码代替下面若干小的砝码。清代,五十两银锭使用的砝码主要有24两、12两、10两、3两、0.5两共五个。
据民国十二年(1923 年)所修《兴隆县志·市制考》记载,清末北方的度量衡制度为:度以咫为名,一咫=二十四吋=二十四市寸;量以升为名,一升=十合=十市升(一市斗=二十合);重以两为名,一两=十钱=十市钱。又据王家范主编的《中国历史·第2卷·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宋元)》第97-98页介绍:“唐宋以来,度量衡中的度和量,主要为营造尺和升等工程建设与军事装备所用,但两和钱的计算,则渗透在商品交易的各个领域,因之,市尺,市升,市两和市钱,成为日常生产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度量衡制。”可知,咫是清代北方长度计量单位,市市制则是以咫为基础发展而来的;升和斗也是清代北方容量计量单位,合和市升是升发展的分支;两和钱是清代北方重量计量单位,钱和市钱则是两发展的分支。由此推测,清代五十两银锭使用的码子应为清北方咫制的产物,在当时主要用于官府、军队、工程建设中的计算,在民间流通使用较少;而纹银的计算则多使用银子,其重量单位则是“钱”和“市钱”。1929年制定的《度量衡法》第一次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规定:长度以1918年的营造尺为标准,折合32公分,定为1市尺……此后,市尺、市两、市钱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使用,逐渐淘汰了咫、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