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包都怎么叫?
包都是什么? 包都是旧时对娼妓的俗称。因为旧时社会风气开放,认为娼妓是职业的一种(而且多为家传),与卖衣服、卖包子无异;而且一般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也是由父母或祖辈遗传下来的基因,就像包子的面食配方和猪肉配方一样世袭罔替,因此称之为“包”。至于“都”的意思是因为“包”和“包打”(从事此行业并以此谋生)的字面意思相近。
其次,包都在什么时候出现? 其实直到现在,某些地方仍然将娼妓称为包,只是现在社会的开放程度已经无法让这种称呼被广泛接受而已。那么包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呢?其实也就近现代。在明清时期,一般称娼妓为“窑姐”“窑子”“婊子”等,这些称呼一直到现在也还普遍存在(比如有些方言里至今仍把娼妓叫做“窑子”)。可见“包”这个词是在晚清民国的时候才开始盛行起来。
为什么要称娼妓为包? 我觉得原因有三:一是与“婊子”相比,“包”比较柔和;二是没有“婊子”那种骂人的色彩(虽然“婊子”也是一种骂人的话,但“包”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带贬义)且“包”有“包容”之义,听上去不像“婊子”那样刺耳;三是“包打”二字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而“婊子”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