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一号壶吗?
有,而且有很多。 民国的茶具市场上有很多“一号”的产品,比如“一号陶茶具”“一号砂器”“一号玻璃杯”等等,这些产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产量很大。 但是要找到一只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一号紫砂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因为这种大批量生产的紫砂壶的用料和工艺都相对较低端,二是这类壶大多没有镌刻作者姓名及制作时间等,给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如果遇到一只“底款为[惠孟臣]制”或“底印‘孟臣’字样”的紫砂杯或紫砂壶,那基本可以断定是真品。因为孟臣是明清至今著名的紫砂艺人,而且他的壶款印章比较独特,容易辨认。
不过,如果见到的是一只“底印‘惠孟臣’款”的紫砂壶,就要小心了,因为这个称呼的孟臣可能是另一个艺人的姓。明清至今有好多艺人都会自称为惠孟臣,比如明朝有位叫惠亨的信僧就自称“惠孟臣”,清朝道光年间的宜兴艺人惠周毅也自称“惠孟臣”,到了民国时候,李景康撰写的《宜兴陶器厂集》里面还提到一位名叫惠孟臣的艺人。如果是这样的壶那就需要进一步鉴别,看其做工、材质、流塑等是否上乘。
当然,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请专家协助鉴定。 除了壶本身,我们在购买紫砂杯等小件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因为这些产品的原材料多采用低档的废瓷片破碎后制成,相当一部分产品会在内部留下明显的裂痕或者凹凸不平的缺口,我们可在仔细观察后判断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