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才是书法家吗?
首先,明确一点,任何一位书法史上有代表性的书家都不可能像计算机搜索引擎一样“有罪推定”,随便拿出一个字来问一句“这是你的作品么?” 然后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如果这样简单的话,那所有的书家都变成了一个模板里刻出来的了,书法的艺术性又体现在哪里呢? 我认为评价一位书法家的标准有很多种,风格是最不重要的标准之一(其实风格也是因时因地而异的)。
比如我们评价王羲之的时候不可能因为他的字写得跟唐楷差不多就去质疑他是假王羲之吧,评价欧阳询的时候也不可能因为他的字写得跟唐人小楷类似而去质疑他不是真正的欧体楷书吧? 同样的道理,评价曹德才的书法我们可以从他的创作年代开始说起,当时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的书法崇尚清俊、飘逸、自然,于是我们看到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很多作品都比较潇洒自如,而不必去追求每笔每画都要一丝不苟、尽善尽美。
如果说这种风格是“今人所谓的“书法”的话,那么晋代以前的书法作品都可以说是“墨宝”,因为那时还没有“法”的概念,更不存在“丑书”“烂书”的说法。 曹才的这个时代是一个碑帖盛行的时代,东汉末年刻石记功的碑刻和汉代以来传承下来的篆隶在历史上第一次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并得以复兴(这时隶书已经定型为魏碑体,楷书也渐渐出现)。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一个文人的时代,这之前几千年一直是“书同文”的秦始皇统一文字的大一统局面,自从魏晋开始出现“士族”之后,由于他们有权有钱又有闲,所以书法艺术开始了从汉字的实用向汉字审美发展的进程,出现了钟繇、王羲之等大家,他们的书法虽然依然遵循着汉字的结构法则,然而表达的感情却已经是委婉多姿、千姿百态的了。同时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在魏晋时期广泛流行,人们对于外国字的欣赏也为汉字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色彩。
那个时代是一个汉字审美发生巨大变迁的时代,无论书家和书品都有巨大的差异。这时候去评定一位书法家的成就恐怕再不能以一概全了吧! 所以谈到曹德的书法我们就得从这个时代入手,他的创作时间是在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到东魏霸府建立以前的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这是一个碑帖并行且相互融合的时期,于是我们也看到了曹德才的作品里的碑帖融合的现象。
我最近正在做有关北魏书法的研究,也许能够找到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先在这里抛砖引玉,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