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中国鸟代表什么意义?
中国的“国鸟”是丹顶鹤,这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于1981年提出的。 当时,在中国有2000多万公顷湿地受到威胁和损害,其中尤以黑龙江省的洪泽湖、江苏省的太湖等湿地的情况更为严重。这些湿地不但生长着丰富的水生植物,而且有着大量的浅水湖泊和沼泽,正是这些湿地为迁徙和留居此处的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加剧,湿地面积在逐步减少。如何保护宝贵的湿地资源以及在此生存的鸟类,成为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于是,1981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精心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湿地》的文章,提出应进一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保护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建议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加强湿地的管理和综合治理。
1987年3月27日,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科学研究会正式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建立野生动物野生植物监测网的请示》。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发布林护字(1987)165号文,批准了由野生动物保护与科学研究所起草的《全国野生动物普查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各地开展第一次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在这次调查中,专家们发现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人类的不断活动,导致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恶化甚至走向灭绝。如何有效地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源,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此时,距离联合国《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对中国生效(1992年)还有一段时间,故通过立法保护野生动物还缺乏足够的依据。主管部门决定采取特别措施,先由新闻出版部门颁布有关规定,限制野生动物出版物。
1997年,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布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进出口核准目录的通知》,对野生动植物进出口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加强了对外贸易领域的监管,严厉查处各类非法进口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