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厚装翡翠手镯?
戚飞最佳答案
“厚装”不是行业术语,是我的通俗叫法。 一般我们看商品时,会先看外观形状、大小。如手镯,会先观察其粗细(直径)、厚薄(镯壁厚度)等。
粗,一般指直径;而薄厚则相对主观,而且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此就产生了“厚装”一词。 用通俗一点的例子来说明:同样是圆环状的手镯,有的细圈、有的是粗圈,这就是粗和细的区别,而无论什么圈口的,如果很厚,那就是厚装了。 这个“厚”,是相对于“薄”而言的——同样一只手镯,要是拿掉中间的隔片,变得又薄又窄了,那我们就会说这只手镯“变厚了”。
所以,这个“厚”其实就是一个相对概念、一个形容词汇。就像评价一件衣服好穿与否,总是要说“这件衣服挺舒服”一样,这里用的就是“厚”这个词。 而并不是真的“厚”起来、有厚重感——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任何首饰都是工艺制品,不可能像天然玉石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造型。
当然,有些商家故意把手镯做得很厚,甚至超过1cm(甚至更多),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安全,防止手镯在佩戴过程中脱落或发生意外;另一方面也是便于雕刻纹饰。毕竟太厚的手镯,不适合精雕(很多需要精细雕琢的吉祥图案就不能很好表现),只好采用浅浮雕的手法。
宗苒优质答主厚装是今年出现的名词,专门特指镯口厚度在1厘米以上,但镯子内径比较小的产品。由于圈口比较小,一般成年人都戴不上去,因此其销售目标主要是一些未成年人和体型娇小的女性。
有的镯子厚度甚至接近了2厘米,看上去很像一块圆饼。如此厚的镯子,消费者怎么可能会买呢?其实,商贩的伎俩很简单:先将镯子泡在脏水里,再对消费者报出大几千甚至上万元的所谓“牌价”,等买家嫌贵不买了,再报出1000元至1500左右的“水冰价”,买家一看,这镯子也就值二三百元,便产生了占便宜的心理,于是交易往往就顺利完成了。
厚镯子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原料紧缺导致的。由于原料涨价,以及消费者对手镯的需求增加,不少商家便开始制造一些“超厚”、“迷你”的镯子来牟取暴利。由于这些镯子看起来不伦不类,因此消费者即使不了解其真实价格,也能用常识来判断其中的猫腻。不过,消费者应该了解的是,镯子的价位除了与质色种有关外,镯子圈口的大小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般来说,同一块料,开2厘米厚、内径2.5厘米的镯子,和做0.5厘米厚、内径7.5厘米的镯子,需要不同的下料标准。而2厘米厚的镯子,只能勉强戴在一些小孩的手上,其价值无论如何比不上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