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翡翠白菜在哪呢?

韦晓灵韦晓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清东陵,顺治的孝陵里面。 2019年4月份的时候我去了一趟,孝陵的神道两边各有一个石楼,从外观看非常气派,但进去之后却是空空荡荡,原来清朝皇帝的墓都是砖砌的实心墙,没有天花板,只有一个口字形的通道,通过通道里边的墓室。这个通道也是没有窗子的,全靠灯光照明。

进入通道后,需要脱鞋,然后在走廊里的地上有很多砖块,上面都用英文标注了朝代和皇帝的名字,要寻找自己的目标就非常容易了。 找到顺治帝的墓室入口后,发现门是关着的,门上也有英文标识,表示现在尚未挖掘。于是就在门口拍了照片。 这个墓室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反而感觉很狭窄,在中间有一个用瓷砖贴成的圆形拱顶装饰。

这个圆顶的下面正中央就是一块巨大的翡翠,整块石头被雕刻成一个半圆,上面还有一些镂空的花纹,显得十分精巧。 据说这块玉原来是镶嵌在皇太后(也就是顺治的母亲)的凤冠上的,后来取下来作为随葬品。

除了这块主玉以外,在四周的地面上还有几十颗大小不一的玉器,全都是黄色的,应该都是御用的黄玉制品,其中有一些不知道是什么器具的残片,也有一些已经碎掉,只能捡起几块大的。在玉器的中间则散乱地摆放着一些青花瓷的碎片,看来被泥土掩埋的痕迹,仿佛能看见当年的辉煌。 在最里边有一块石碑,上边刻着《御制孝陵神功圣德碑记》,详细记载了顺治帝的生平事记。

罗珍碧罗珍碧优质答主

我国是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拥有18种矿产位居世界前列、53种矿产全国储量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虽然自古就拥有这样丰富矿产的中国,并没有使中国的矿产业有所发展,而这些优质的资源有的被国外掠夺,有的在开发中遭浪费和损毁。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在以后的发展中就无法得到补充。翡翠白菜就是被掠夺的众多矿产中的一件珍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了一件以翡翠雕琢而成的“翠玉白菜”,它以高度写实的风格,将菜叶的绿、菜帮的白,以及菜叶上两只小螽斯刻画的入木三分,由于白菜和螽斯的发音类似“百财”和“终世”,所以此物自制作出来,就被当成了吉祥的象征,被视为永恒纯洁、清白的象征。而白菜在台湾又被称作文菜,螽斯谐音则是“子孙”,所以它不仅是吉祥物,也象征著多子多孙和夫妻百年好合。这件价值连城的翠玉白菜本是清宫的珍藏,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载沣为他的妃子瑾妃所定制的,据传翠玉白菜原是摆放在光绪皇帝妃子珍妃的住处。后来在袁世凯的威胁下仓皇出宫的溥仪,将这件象征着夫妻好合、百子千孙的翠玉白菜一并带了出去,最后成为蒋介石接收的珍品,被带到了台湾。

翠玉白菜为清宫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相传这件翠玉白菜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卢婉莹的嫁妆。它以一整块翡翠玉石为原料,取白色部分雕成茎,青绿部分雕成叶,自然天成,维妙维肖,再加上其根部雕刻两只小螽斯(昆虫),以取其“百财”及“子孙绵延”之吉祥寓,具有极佳的工艺水平,是价值连城的稀世国玉。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翠玉白菜,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9公分,是一件以整玉所雕琢而成的浅浮雕,创作者巧妙利用玉的色泽,将翠绿色的部分雕成菜叶、略白微绿部分雕成菜帮,左、右及下方雕琢两螽斯(又称“蚂蚱”、“拉姐”)及小飞蝗。其造型逼真,刀工精巧,片片菜叶翻卷自然、脉络细腻逼真,甚至叶上小小的水珠都能窥视,可算是一绝。菜叶上所雕的螽斯与小飞蝗,不仅形态自然,更是“子孙”与“多子多孙”吉祥寓意的象征,这件作品不仅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更是蜚声中外的翡翠精品。

这件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究竟是如何被清王朝最后的皇帝--溥仪带到吉林的呢?溥仪逊位后,仍居宫内。11岁时,由醇亲王载沣监国。17岁时,他以大婚为由,把珍妃、瑾妃二宫中陈设精美的物品,分批运出故宫。大婚之后,一些玉器珍玩,特别是各种翡翠,他下令运入他的“皇帝”寝宫内,其中就有这件翡翠白菜。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宫去,当时,他把宫内大批翡翠珍玩珍宝装箱运到天津法租界,自己暂时居留在那里。1926年从天津迁到北京郊外。1931年“九一八”日本侵占东三省,次年把溥仪劫往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任命为“执政”。1934年再次加冕称帝。直到1945年“光复”时,这件翡翠白菜及其他珍宝都一起运到了吉林西草市街4号“行宫”珍藏,解放后收缴到省文物管理委员会。

翠玉白菜在吉林省博物馆中度过了22个春秋。1965年被调往北京故宫展览时发现:大白菜的根部下面有两个铜柱钉,白菜本体和底板不是同时制作的,据此说明白菜本体早已有之,根部底下后加了底板,后将白菜本体和底板钉在一起。当时对白菜原属谁人、如何制作、何时制作,都不能确定,也没有文字记载。1967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