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翡翠手镯有没有?

山伯英山伯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啊,怎么没有。 汉朝就有了!

这个在东汉许慎所撰《说文解字》里就有记载了:“翡,赤翡日翡,绿翡曰翠”;段注本引东汉应劭注解《汉书》也说:“今北地出翡翠,色青黑如鸦羽……南方百越人谓珍禽异兽曰翡”;

唐代颜师古注释《汉书》时也引用了这段话并补充道:“今之翡翠,其色红者名为翡,绿者名为翠。”(《汉书·南越列传》) 从这些记载中可知,至少在西汉、东汉甚至更早的战国时期,我国已知道从非洲和西南地区输入一种颜色的宝石叫做“翡”,而到唐代时这种宝石的颜色已经从“赤翡”变成了“翡”或者“翠”。

现在的云南西双版纳一带在古代属于百越之地,所以“绿翡曰翠”可能指的是这里生产的绿色翡翠。而古代的阿富汗也生产绿色翡翠,史书中称其为“拂翠”或“方翠”,说明这里的绿色翡翠可能与如今的缅甸翡翠一样,是后来由西方传入的中国。至于红翡则有可能来自印度,因为印度产的红宝石俗称“坦桑红”,其中质量最好的产自坦桑尼亚的阿鲁沙地区。

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谈到云南大理的洱海区域产翡翠:“滇南有玉池洞,云玉池中有玉笋数株,甚莹洁,可濯缨。近有一池,澄澈明秀,其中皆翡翠。” 另外要注意的是,虽然古籍中提到的“翡”和“翠”颜色上有“红”“绿”之分,但这些都是天然色彩的分类,而不是概念上的区分。也就是说,今天的“翡”不一定是汉代的“翡”,更不一定是西周的“翡”。同理,今天的“翠”也不一定是唐代的“翠”。因为古人认识的“翡”、“翠”两色并非天然色彩中的两极,而是过渡色的两个阶段。所以,今天颜色极绿的翡翠不可能不是唐朝的翠;同样,今天有些红翡也可能是汉代的翡。只不过现在的新玩家不懂这个道理,一看到红翡就以为是清朝的物件,看见绿色翡翠就以为是现代产物罢了。 其实,如果真正玩过古董玉雕的人就知道,古人的审美和中式的构图与现在是大相径庭的。他们并不会像我们这样挑颜色,很多器皿即使本身很漂亮,但由于颜色不讨喜而被埋没,比如粉青釉里白剔花大碗,如果撇开历史价值不说,单论艺术价值的话非常的高,但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颜色太淡。相反,有些小件东西本来价值不高,但因为颜色漂亮,反而能卖上好的价钱。就像下面这俩玩意儿: 所以啊,千万别被广告词骗了,什么“清代翡翠手镯”什么的,清晚期到民国时期的翡翠珠子还真不多见....

计德斌计德斌优质答主

有。翠镯,是翡翠器皿中制作难度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首饰。古人制环,喜欢在镯子上刻浮雕花卉图案,寓意生活美好繁荣。但古人受工具和制作工艺的限制,翠镯的圈口往往比较厚大,且浮雕较浅,和现在精巧的翠镯相比,相去甚远。

翡翠手镯的断口有斜口、横口和碎口3种,前两种可以进行修复,如果摔成碎口则很难进行修复。修复的过程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确定最佳修补点,将磨掉部分进行修复,用环氧树脂将断裂处粘牢,再对断口处进行抛光。如果断口很小,修缮后几乎看不出修补的痕迹,但断口较大者,通过修补仍能看出修补过的痕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