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ab货翡翠?
A货、B货和C货是指对天然翡翠进行加工所遵循的不同标准,其中A货指天然未处理的翡翠,B货指注胶的翡翠,而C货则指染色或泡油的翡翠。
1. A货:即天然翡翠,其颜色、质地均来源于自然,是市场上最认可的翡翠,价格不菲; B货:为天然翡翠经人工注胶处理后的产品 (俗称“泡油”)。目的是提高材料的耐久性并增加亮度。由于胶体中含有有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因此该类型翡翠不宜多戴。 C货:为天然翡翠经人工染色后的产品。颜色艳丽,但是会对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且容易退色。价格相对便宜。 以上三类都属于“真”翡翠,也就是说这些翡翠都是用天然玉石为原料制成的。只是加工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的处理。
2. 而D货则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作而成的仿翡翠制品。价格便宜,但是佩戴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E货指的是用人工染色的低品质玉石制成的仿翡翠制品。 F货是用人工合成的无色晶体制成假翡翠,用来冒充高档翡翠。
总之大家在买翠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AB货翡翠是相对于天然翡翠(行内称为A货)而言的。
A货翡翠指由完全未经过人工处理的上等翡翠原料加工而成的制品,行内俗称正翡翠或真翡翠。其价值由高到低依次为玻璃种、冰种、豆种等,具独特魅力,十分精美和名贵,是现代翡翠中的精品。
A货翡翠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色调丰富、鲜艳、纯正、均匀、透明度好;(2)玻璃光泽强,在放大镜或投影仪下观察,可见“翠性”(一些硬玉矿物解理面在光照射下的闪光);(3)高档品通常无裂纹,中低档品有时有裂纹,但可观察到裂纹中的气泡。
B货翡翠指用质量较差、颜色尚可的翡翠原料(通常为水沫子、芙蓉石或水石等),先用强酸浸泡至脱掉原有外皮,然后通过注胶处理而成的制品,如浸泡染色,则称为B+C货翡翠。行内俗称杂翡翠或假翡翠,常被初学者误认为是天然翡翠而不慎买入。
B货翡翠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色调较呆板、不新鲜,颜色与底子混成一片,透明度差;(2)在高折射率(1.7左右)下的玻璃下方观察,常发现表面呈橘红色,这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3)放大观察,可见“乱点”(杂乱的反光点,实为微裂隙中充入的胶体所致)和“萝卜丝状”纹理(也由胶体所致)。
C货翡翠指用低档翡翠料(常为翡翠玉皮、水石或石)染色而成的制品。
鉴定翡翠的方法
翡翠好不好,玉石收藏行内有四字诀窍,即“玻璃种、帝王绿”,意思是说:好的翡翠,首先是质地通透如玻璃,次之是其颜色绿中带着一种帝王般的富贵气。在行内,翡翠的质地和颜色有一个专门的学术名词来表示:“水头”和“地子”。
首先说水头,所谓的“玻璃种”,也就是“水头”足,如玻璃一般通透。“水头”稍差一点的次之,叫“冰种”再其次就是“芙蓉种”。差一点的还有“蛋清种”和“粉青种”,再差一点的叫“白底青”。“水头”不足的,则叫“干青”,几乎没有通透感,属于不好的翡翠品种。
“地子”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底子”,差一点的可上色染绿,次之的就是“芋头青”。
看“水头”和“地子”,必须在阳光下仔细观察,如质地通透,光洁,颜色正且艳的,就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