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珠都戴翡翠吗?
“朝珠”即清朝皇帝、皇子们早朝时所戴的饰珠,由佛头、记号、悬垂等组成。 其中,佛头是朝珠中最大的那颗珠子,颜色以青白为主;
其次为记号(又称"背云"),颜色多变; 再次为下部的悬垂(又称"坠子"),颜色同上。 整串朝珠的颜色应该保持基本一致,有深浅变化。但若是玉色较好、颜色较多的会,深浅变化就会特别明显一些。
关于佩戴方向: 清初之前,皇帝、王爷、贝勒等的朝珠,是有正面和背面之分的。 正面朝上,表示尊敬、严肃的态度,也象征「天圆」; 反面朝上,则代表反衬帝王“方外化”,象征“地方”。 到了晚清民国时期,这种区分已经不再明显了! 所以,现在市面上的仿品或劣质品,为了迎合大众审美或是偷懒不打磨雕刻,直接把一面磨平当朝珠用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 但,作为正宗满清传世品的臻首系列,我们每一款都有正反面的区别!而且,正反面都有着精细的打磨和雕刻!
朝珠多由翡翠或东珠所制,贵重华丽,有事还用翡翠和东珠制作成朝珠上小穗的绦,用线穿入珠孔,两端各有一圆珠,上挂一块金寿字的牌,牌下挂一红绳,红绳下又以金圆盒托着一块金扁心,扁心前部伸出一个扁方小块,其上有“万寿无疆”的字,后面为半圆形。
朝珠是珠串的正式名称,为清代皇室命妇和朝官礼服上的佩饰,由108颗珠子和5颗宝珠穿缀而成,上挂流苏,以丝绦为系。清代,每种朝服都有其相应质地的“朝珠”。皇帝和皇后的朝珠用东珠穿成;皇贵妃、妃可以用珊瑚珠穿成;贵妇用碧玺;嫔以下的用水晶。而东珠又叫珍珠,是专有名词,只有皇帝和皇后才能用。同时规定“亲王、世子、郡王福晋以下用红珊瑚、水晶、蜜珀、深碧玺”。《清史稿·舆服志二》记载,朝珠“上贯一佛头,下缀大小坠角共五,贯辟尘珠而垂总尾”。其中,佛头指佛珠顶部的圆珠;坠角为朝珠两侧的流苏装饰;辟尘珠为佛头和坠角之间的珠圈,圈上各系一珠,防止流苏上的灰尘进入佛头,故称。
清代,佩戴朝珠在朝贺、祭祀和宴会时,是必须遵行的制度。《清史稿·舆服志二》详尽地说明了朝服及朝珠的具体穿戴法。在清代的肖像画中,佩戴朝珠的人,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