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如何赌冰?
在知乎看了好多关于冰种的文章,都是专业词汇满满,让题主这样的外行看起来懵懵懂懂,所以我就从最简单的说起吧! 什么是冰? 说到冰,就要先知道什么是翡翠的“结构”。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颗粒的大小和排列方式。(这里只讨论新坑老坑的问题,因为老坑多数为玻璃地,结构对老坑影响不大)
翡翠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石棉状结构和纤维状结构。我们常说的“冰”,严格意义上指的是这种结构——纤维状结构。 可以看到,纤维状的矿物晶体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像一道道纤维一样。这就是所谓的“种”老的意思了。而石棉状的晶体,因为排列是杂乱无章的,所以显得“水头”短。 那么什么是新坑、什么是老坑呢? 新坑和老坑其实跟玉石的形成没有必然的联系。之所以有此称呼,是因为它们在开采出来后,风化程度不同导致表面出现凹凸感而已。所谓的风化,就是矿物质在地表水中溶解之后,重新结晶的过程。这个过程会使得原来的宝石失去光泽,产生模糊的感觉。风化程度越严重的,感觉就会越明显。 不过,风化程度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虽然风化程度不明显,但是宝石内部的晶体之间存在明显的缝隙,同样会让光线能够穿透进去形成漫反射,从而给人一种“不透”的感觉。
冰种的辨别 判断一块玉是不是冰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这块玉放在手上仔细观察。如果它的结构呈明显的纤维状,而且颜色鲜阳,透明度高,那就可以确定这是冰种了。(当然需要排除染色等处理方法导致的“假冰」」」」」」」』》》》)
但是如果拿起两块冰种,上面的纹理是根本不可能一模一样的。这是因为每一块冰种的内部结构都是由它本身的矿物质含量决定的,而不同的矿物质含量会导致其纹理有很大的差异。就如人的指纹一样,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所以,判断一块冰种的时候,可以参照一下方法: 看:首先观察玉石的色调和水头,再看纹理是否清晰。 摸:感觉一下质地是粗还是细。 敲:用指腹轻轻地敲击玉石的表面,听听声音是怎么样的。 多练多感觉,你就会发现其中的门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