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刚性如何看?
说“刚”容易,说清楚“刚性”却很困难。 它是一丝一缕的,是一片一片组合而成整体的感觉。 它是硬,是韧,是有力度,有灵气…… “刚”与“柔”对立统一,相互依赖,不可相无。 “刚”是阳刚之气,“柔”是阴柔之美;“刚”是气魄、力量,“柔”是灵活、韵味。
在玉器中,玉琮、玉璧等礼器,呈现的是一种厚重、庄严而肃穆之感,这是一种“刚”的美;然而,玉璋、玉斧等器型,虽然古朴,却多呈流线型,多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呆板,这是“柔”的体现。 作为玉石之王的翡翠,自然也兼具了这两种属性——刚性。
对于翡翠的“刚”,可以这样描述:色浓艳明亮而不灰,底质地细腻,水头充足(透明度),结构匀称,无裂纹。 这样的阐述太过抽象,很难具体分辨。不妨借助几块料子,更直观地了解。
这几块料子,都是刚刚切出来的片料,种水较好,颜色较深。由于透明度高,其内部的晶体颗粒感很强,这种清晰挺拔的结构,非常考验玉雕师的技艺。若雕刻得恰到好处,则能保留翡翠原有的“骨”,也就是结构感;如果雕刻不到位,就可能失去“骨”,仅留“肉”,成为一件半成品。 图上这个部位,是决定最后成品是否成功的关键一环。如果雕得太深,就会破坏透明度,影响价值;如果雕得太浅,又可能达不到目的。所以,把握雕刻的深度,十分重要。
除了结构,“刚”还需要色彩明快,均匀浓郁。因此好的“刚”,需要好种、好色,二者缺一不可。 种指翡翠的底子,色则是翡与翠的总称。两者完美融合,才能呈现出最自然的“刚”。 反之,若是底子上雾絮重重,颜色分布一团糟,那就失去了“刚”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