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好”的定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而于我而言,买回的翡翠如果让我感到开心、满意、特别值得,那就是好的;相反,若是我觉得别扭、讨厌、不值,那就肯定不好,哪怕只是一点瑕疵。 因为在我心里,佩戴的翡翠应该是我情之所钟、心爱之物的。 所以我在选购时,会先询问自己:我对它是否有好感?
其实关于这个翡翠A货与B货和C货的问题,我觉的应该让一些不懂行的人先了解一下!然后再决定买不买! 首先我先说一下翡翠分ABC货的问题! A货指天然未经过任何人工化学处理的翡翠,也就是大家说的真货!
目前,人们已发现的该套纸币的样本有300多个,其中仅有40多个完整样品,其余均为残片或复制品。在40个完整样品中,有10个是原钞,即从印制环节出厂的原始纸币。 这些原钞虽然历经60多年却几乎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只是表面有些磨损而已。
1955年版的2毫香港纸币,发行日期是9月16日,停止流通日期为1983年7月27日,与现在流通的港币最大区别是没有签名。 这是香港银行发行的第二套纸币,第一套是港元券(1944-1968).因为当时处于冷战时期,港英政府担心大陆会入侵香港,因此这套纸钞上的人像都是戴钢盔的。
翡翠的鉴别,是入门级翠友的必修课了。 先来说说翡翠的鉴定标准。1983年5月27日国务院公布施行了国家轻工部、商业部和国家地质总局联合制定的《珠宝玉石名称》(简称“国标”)。 “国标”规定:只有天然形成的才称为“宝”;由自然界产生的,经过人工加工的统称为“玉”;而只有翡翠才可以称之为“玉中之王”。
翡翠鉴别年代,主要看两方面,一是看工艺,二是看纹饰。 先看工艺,如果一件明清时期的翡翠饰品,其制作手法却是现代的注胶处理,那绝对假的掉渣。毕竟明清时期的人们可不懂得使用化学方法来提升玉器的光泽度和防水性能。如果是新制假的首饰,我们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针脚之类的做工不细致的地方。
白国文,字耕砚、耕砚轩、堂号:耕砚轩、别号、耕砚农夫。黑龙江大庆人,1955年生于吉林长春。国家一级美术师,擅长国画山水、花鸟。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国画艺术院院长、世界华人华侨国画院副院长、中华全国艺术家协会理事。
1960年代初期,危地马拉的翡翠矿区被开采出来,这些矿场开始出口大量优质的玻璃种、冰种翡翠原石,其品质之好一度让当时香港玉器作坊如沐春风。 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市场上看到产自危地马拉的优质原石,它们的特点是种水极佳,透明度高,而且皮壳表现也非常不错,一般都具有脱纱和蟒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