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期的瓷器有哪些?
元代的陶瓷成就以青花瓷和釉里红瓷的生产最为突出。青花瓷的出现,把绘画、诗文与装饰结合起来,丰富了瓷器艺术的表现手法,使中国瓷器的艺术更加成熟。
青花瓷是用钴釉在胎上着色,然后在上釉中烧一次烧成,呈蓝色。元代青花原料采用当时从中东进口的“苏麻离青”。由于含有铁和锰杂质较多,呈色有的浓、有的淡,有的晕散,但具有水墨画的艺术效果。
青花瓷创烧于唐、宋,明代才进入鼎盛时期。元代青花瓷属于初创向鼎盛过度的阶段作品,存世数量相对较少,因而异常珍贵。1964年江苏武进淹城发掘了一件青花云龙纹罐,是已发现的唯一的一件完整器物。青花瓷的装饰纹样有缠枝(如:莲、草)、折枝(如:桃、梅)、团花、松竹梅、蕉叶、莲瓣、海水、牡丹、杂宝、鸳鸯、鱼藻、松鼠、兔、龙、凤、人物等。
釉里红瓷在元代已能烧制,在胎上用铜红釉着色,一次烧成,呈红色,釉里红瓷系初创作品,由于工艺复杂,并受到烧成温度和窑位气氛的影响,成功品很少,往往色调灰黑、浅淡,纹饰模糊不清。已发现的有装饰变形莲瓣、鱼、牡丹、鸳鸯莲池、菊竹、人物等纹样的高足碗、云龙纹高足杯等。
卵白釉瓷又称枢府瓷,因当时大部分是供给官府和军队烧制的。釉里红瓷都是在卵白釉瓷上装饰的。卵白釉的烧制继承了宋代湖田窑的风格,釉色白中闪青,清丽柔和。装饰纹样有缠枝莲、海水、火纹、松竹梅、月影梅、折枝菊、云鹤、玉龙纹。器物品种高足杯、十瓣莲花式碗和印花小盘等。
景德镇烧制的低温红釉瓷器始于元代,它是在高温烧的瓷器上,用铜釉着色,进行二次施釉,再入窑烧的。这种颜色釉瓷器名曰“火红宝烧”,呈色以枣皮红为佳,鲜亮的少见。图案装饰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连珠纹突出在莲花瓣上,或在圈足内和高足把上涂以圆斑红釉。器类有印花小盘,高足杯、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