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书法作品有什么?
1、望峰六言诗轴
纸本,纵137.2厘米,横33.7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轴运笔方劲圆健。结构中宫紧收,四边展宕,气势开张。通篇刚柔相济,虚实互应,给人以端庄稳健,雍容大度之感。与赵孟頫的作品相比,此轴用笔、结字有赵的风韵,但笔力劲涩,体势欹侧,更接近于米南宫。从章法和用笔上看,上款应为“望峰居士兄”,“峰”字笔触清劲,“兄”字笔势开张,字大,字距小,“望”“居”二字笔画细重,与“兄”字形成强烈反差,使整个款行行距宽,字距紧,显得疏可跑马,密不透风,变化有致。下款署“南谷弟张弼”,“弟”字较小,笔势收敛,“张”字横划粗重,与“南”字对比极大。
2、梅花诗翰
纸本,纵36厘米,横370厘米,故宫博物院藏。此帖笔势快捷,点法跳动,结构欹侧,字大者如斗,小者似粟,笔有藏锋,有露锋,一任自然,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风格的狂放、潇洒和热烈。从用笔上看,有些字还带飞白,可见是蘸一次墨疾书数字而成,墨色也有浓淡干湿的变化,当是疾缓轻重所为。作品结字,也是应笔势而随形就势伸缩其体,如“南”字,“月”字,下部拉长,上部则短收。
3、陋室铭
纸本,纵125.8厘米,横32.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这件作品风格在沉着浑厚之中见遒逸洒脱之趣,清人孙岳颁谓此作“体段纯备,精神健举,时出风媚妍婉之态,而清和秀润之气溢于笔墨外”,可见对其评价之高。此条字形,大者如拳,笔墨厚重,结构上紧下松,“无案牍之劳形”诸字有伸脚之势。
3、游南岳后记
纸本,纵61厘米,横30厘米,上海博物馆藏。这件作品通篇用笔提按变化丰富,结构跌宕雄健,章法虚实相生,是张弼作品中的精品。从下款“弘治□□□岁十二月廿有二日”中可以看出,这是张弼的一件晚年作品,其笔势飞动而沉着,结构左倾而稳健,充分显示了张弼晚年那种既雄放自如、又淳厚稳实的书法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