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玉历史多少年?
目前发现的玉器距今约7000~6500年,源于红山文化遗址1983年发掘的一支玉琮和若干玉器。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史料中并没有出现"玉"字,只有"玉石"或"瑶璜"等名称,说明当时人们已将珍贵的矿物宝石和美丽的雕刻品区分开来——前者指的是"玉",后者指代的是"石"。直到公元1923年才出现了"玉环"一词。
我国最早的玉器见于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但这两种文化的命名都是以考古发现的龙纹玉器命名的(红山文化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而良渚文化则是由于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玉器而得)。山东龙山文化也有玉器出土。这些玉器的形制、风格差异很大,说明当时的琢玉工艺已经出现了区域差别。 商周时期,玉器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礼记·郊特牲》云:"珠槃以水,玉盤以盛。"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用玉器做成的餐具,而且贵族们吃饭用的玉箸(筷子)比现代人用的筷子要长很多。
春秋战国时期,玉器的制作达到很高的水平,不仅品种齐全,而且质地上佳。这一时期的玉器除了用于祭祀、礼仪等场合外,还作为贵族的随身配饰。战国晚期,玉龙首现,此后历代龙纹玉器层出不穷。
秦一统天下以后建立了郡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法律,推行小篆;统一度量衡并修建驰道;统一货币并铸造方孔圆币等等,这一系列举措使得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汉时期继续沿袭了战国后期的制度,但玉器在这两个朝代的地位却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汉代除礼仪之外,平时佩玉已经没有规定。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礼仪用玉依旧遵循着汉制,但常佩戴的玉器却是时断时续。
隋炀帝在位期间曾下诏取消所有玉器,但后来发现取消玉器并没有实现统一,反而使地方割据势力膨胀起来。于是又下诏恢复使用玉器。这也是历史上关于“废玉”与“复玉”制度的最早记录。
唐承汉魏六朝之风流,玉器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唐代的玉器不但数量多,而且形态各异,雕刻精美,有的还有精致的镶嵌工艺。唐代的玉器不光在国内售卖,而且还出口到日本等地。日本当今保存的一些宫廷典籍中就记载了许多唐朝贡品的玉材以及玉的制作情况等相关内容。
宋代时,上层社会推崇朴素、节俭的风气,玉器不再像隋唐那般华丽精致,而是回归到了一种典雅、含蓄的气质中来。这时的玉器更加贴近日常生活,如辟邪镇宅的玉雕瑞兽、象征权利与尊严的笏板形玉器以及用于笔筒、印章之类的文房器具。
元明清三代的玉器多在宋玉的基础上追求材质之美和工艺之精,但整体上已没有宋玉那份清雅脱俗的气质,而更偏重于富贵之气。从元代开始,玉器开始大量使用绿松石作为染色剂。明清两代更是将这项技术发挥到极致——无论是碧绿色的翡翠,还是鲜艳夺目的红翠,只要经过匠人们的巧手就能摇身变成价值连城的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