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手镯子是古董吗?
手镯起源于中国,是人类最古老的饰物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的手镯,分为金、银、玉等质地,制作工艺十分精美,佩戴时多成双成对。据一些专家学者考证,手镯最初是一种信物,是男女双方交往时定情、定亲的信物。
其实,作为女性首饰的手镯,古时称“腕钏”,据有两千余年历史了。《说文解字》言:“钏,臂衣也,从金川声。”东汉应劭《汉官仪》中说:“中宫职吏,主有黄门,史有尚书,贵人有宫使督护,美人以上有宫官婢子,其贵者有金银扣器、五经钩约、杂色锦带、银泥花钗、素琥珀手、玛瑙钏环、玳瑁舌钗、金泥花钗。”这里的“素琥珀手”当是手镯的一种。西汉班固的《汉书·外戚传》记:“元帝为太子时,选良家女为妃,有征官王奉世女修,选入宫为太子良娣,以君后位。修母徐,有女君,与修相类,自言同母异父,求为婕妤。”元帝“立为婕妤,有宠,为上官,号其母为外姑,姊为皇后”,“诏兼给辇从,居昭阳舍,赐黄金千斤。……甲乙之号甚于皇太子妃,故因以婕之称焉。上官桀、安乃说盖主,令上书谏,以为皇后无子,婕妤有损,宜立为皇后。元帝内亦然其言,欲许之。……后与婕妤俱侍帝,从走,号哭后庭”。这里讲的是汉元帝选后妃的经历,从皇后王修母徐所赐物品可明显知道,其时的“环”与现代意义的戒指不同,而“钏”是手镯。而且王皇后之姊能与皇后“俱侍帝,从走”,说明帝王后宫的规矩、制度并非像明清那样严格。
“钏”一词的由来,一说与古时的乐器有关。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予观《古乐图》,有方响,制作甚精,十六金片,皆圆锐,如大斧,架于二木之间,以小椎击之。观其片制,及架木之势,甚快便,但无用椎处。尝意其非用椎也,止以手执此片,两边相击而已。亦有理也。今《玉篇》、《广韵》并有钏字,即方响也。方响施于大乐,宫中宴乐又用玉者。《宋书·乐志》有玉方响,是也。”在古代,由于“方响”制作精致,十分快捷,人们往往也以之形容轻盈、灵巧的妇女及妇女装饰,以“钏”字来指称妇女使用的一种饰物——手镯,即有此意。明李东阳《张氏女贞祠》之二有“钏玉双环系,金膏一镜开”之句,清方文《秋闺》诗之一有“钏响珠犹匝,帘虚月欲来”之句,清沈复《浮生六记》有“珠环翠佩,毕效其神奇;柳亸花娇,自呈其妍媚。”这里说的“钏玉双环”、“钏响珠”、“珠环翠佩”便是指妇女戴的玉手镯、金玉手镯、珠串手镯。
从上述引文中可以明确看出,唐代妇女已经以成双成对的玉手镯、金玉手镯、珠串手镯来装扮自己。此后,古代妇女对手镯的装饰和使用已十分广泛,诗词、杂记中经常可见。如后唐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后人将此曲调改名《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歌舞凤。翡翠浆新,琥珀杯满,惆怅玉颜成空,隔帘隔帘谁相通?还似旧,奈伊相偎相拥,恨不眼前,相看泪肿,终日恹恹如病,如何消释此情悰?”北宋苏轼《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宋姜夔《清平乐·齐侯庭树》:“琼枝玉树。不是人寰数。几度夜阑同月下,依旧巫山好梦。碧云空掩关山。粉蝶岂见孤鸾。寄语多情潮水,相离又近相远?”北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表明玉、金翠手镯,已经普遍、常态化地成为古代妇女的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