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椅子叫什么?
太师椅
太师椅是一种靠背和扶手连成一片的带有坐垫的木椅,也指圈椅,多为木制结构,也有石制和竹制的。太师椅有两大类,一种是指靠背和扶手连成一片的,而且是呈高背高靠的,另外一种是圆圈形状的,就是常见的圈椅。太师椅在清代的家具中非常流行。
椅靠背的正中为一个大“整挖开光”嵌入,其后安亮格等装饰,两侧为两根浮雕有缠枝花的立柱。而椅背的上部为壶门形开光,当中有浮雕的拐子纹图案,其下为牙子,以高束腰的三弯腿及托泥为脚,造型优美,坚固结实。其靠背的高度超过人的脊背之后,呈稍微后仰,且两边的扶手向下弯再向外和向后延伸,所以人坐在里面很舒服,有一种“天子的龙椅”感觉。古代中国北方有“太师少师椅”(又称“文官椅”),形状方正,背、扶、座三面相齐;古代中国南方有“太傅少傅椅”(又称“武官椅”),形状浑圆,背高过扶手。后来方正型大都使用在厅堂中,浑圆的则用在内室,所以也有“厅堂太师朝南坐,内室太傅面北靠”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