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瓷次锅为什么很罕见?
大家都知道,历史上瓷器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就是在中国帝制时期的南宋和元,以及中国帝制时期的明和清四个时代。在这四个时代的瓷器中,中国南宋和元的瓷器在造型上最为丰富,同时也体现了当时古人在审美观察和立体造型方面的最高水平。不仅如此,中国南宋和元的瓷器在绘画和刻画上的技巧也是达到了当时的历史最高水准,特别是陶瓷艺术大师们的艺术创作,更是将中国宋代和元的瓷器进一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后人们无法超越的典范。在中国瓷器史上,人们对元青花十分偏爱。但是,大家或许不知,在元青花风靡之后,还有一个瓷器品种也相当受欢迎,那就是元紫泥锅。
元紫泥汤锅又名汤元,是传统汤膳珍品,它始于唐,兴于宋,盛于元。如今我们已很难看到真正的元紫泥汤锅,在清代紫泥汤锅已经极为罕见,甚至在不少典藉中,也未见到其踪影。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拍卖市场上才重新见到紫泥锅,但并不多,九十年代拍卖市场日渐繁荣,紫泥锅的拍品也开始频繁出现。
元紫泥炖锅造型别致,形如圆帽,弧深腹大,上口径小,下部逐渐缩为细柄,柄端有一小孔,可系绳提携,实为酒具或汤具。或传此物专为元宫廷御用。紫泥锅的胎骨为红棕色,乌黑的光泽是后涂上釉下来的,在元及以前,并没有这样的黑光。紫泥就是蒙语“桃花泥”,在汉文译音中又叫“赤土”,产于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它其实是一种天然的紫砂原料,颜色粉红、质坚气膻、火候不佳,一般只用于普通陶器。而元代能用于宫廷装饰的紫泥,应是江西景德镇产,是一种较纯较干净的紫砂,其质地更为细腻,色泽更为乌黑,亦属名贵。
现在,我们所看到和使用的多数是清代的仿竹饰紫泥汤锅,用纯紫泥制成的很少,极其珍贵。同时,现代的许多紫砂艺人也常以此为模板进行制作。但是,对于原样仿做的紫砂艺术品,并不是完全根据原物复制,因为,即使是纯粹的紫泥炖锅,由于缺乏鲜艳的色彩和光滑的质感,现在已很少有人使用,而在造型上加些流云、波浪、兽耳等装饰则更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