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天坛一角币有几种?
1928年民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以“中央”、“中华”等称号来取代清朝的“大清”字样,因为中国历史上“中”与“华”两个字经常连在一起用,于是取“中央”与“中华”两词中的二字,创制了“中央(中国)银行”和“中华民国”的币名;而北京是清朝京师,又因在明代曾设过“北京分行”,所以北京的“中央、中华”两词均冠以“北”字,改称“北平”“华北”(后来日本占领东北后也沿用此称呼)。 因此当时为了统一货币,将“北洋造”银元改为“北洋政府造”,将“江南制造总局”的银元改为“江南财政部造”。同时因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的祭祀地点,所以这一时期的“京币”(北京造的银元)上往往都刻有“天坛”的图案。 但到了1935年法币发行之后,这种“京币”基本上就被停止了。而在1948年末金圆券发行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填补巨额财政赤字,不顾经济崩溃的危险,大肆增发钞票,造成法币、金圆券双重贬值,物价飞涨,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为此,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于1946年决定利用上海地区的原料、工人、市场等优势,在上海重新铸造和发行新币——法币。由于当时战后的国际环境,美国对中华民国的军事援助以及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需要大量人民币,因而国民党政府便大量进口有色金属和原材料,同时在香港地区发行纸币,准备将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货币统一,但是遭到了当地人民的抵制,所以并没有成功。 所以在近代中国历史上,除了清代的银元之外,“天坛”这个名称还代表过两种不同的钱:一种就是指以上的“京币”,一种是国民党政府在上海新铸的“法币”——这两种货币的性质可是大不相同!千万不要弄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