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货币一般涵盖哪些?
我们平常所说的“民国货币”其实是一种称谓上的误称,真正应该称为“国民政府货币”(The Currenc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而且,这种纸币虽然是在中国境内发行,但设计风格却受到英美等西方国家很大影响,从币面上的英文即可管中窥豹。 这是因为,在民国成立之初(1912~1926年),国内金融秩序一片混乱,各地军阀和政客纷纷滥发钞票——即以行政权力来干预银行券的发行,导致银行券的信用极度低落。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委派官员赴国外采购机器,准备用官商合办的方式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期建立本国良好的银行券发行制度。由于当时英国最大的印钞公司——瑞木印务有限公司已经与中国建立了较好的业务关系,因此中国政府便与其签订了一份合同,委托其代印300万元的国币,以便作为新银行的试样。 随后,中英双方又多次续签合约,英方共代印了价值485万元的国币,这些钞票被统一印制,编号相连,形制一致,上面印有英文“REPUBLIC OF CHINA”字样(意思是“中华民国”),背面则载明“SILK REPUBLICAN”(丝质民国钞票),所以人们也常称其为“银圆券”或“银元券”。因为当时我国出口贸易中丝绸和茶叶的占比很大,国际市场上白银价格很高,因此用“银圆”“银元”来形容这种纸钞倒也非常贴切。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币种虽然叫做“银圆券”,但它与当时社会上其他的银圆(银币)(如袁大头、孙小头等等)并无内在价值联系,只是因外型相似而得名的。换言之,银圆券的发行量多大,就要发行多少银元,它是现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
1935年以后,为了应对法币改革失败后的困局,国民政府宣布废两改元,同时实行汇价管制政策,禁止外币在国内流通,从而正式确立了银圆券的法定货币地位。此后直至民国结束,银圆券的基本形状和票面图案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其币值却不断改变,常被老百姓称作“变值的钞票”——这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为了应付军政费用的开支,往往肆意增加纸币的发行数量,从而导致人民币贬值,物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