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包扣翡翠吗?
不是的,包金、包银、包铜和包边都是指金属包裹体在玉雕作品外面的工艺形式,而“镶嵌”一词则包含了多种材质,它主要指用金属把一块碎料或半成品雕琢成型的制作工序;而“拼镶”则是将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玉料进行雕刻后,再组合在一起的技艺。
从定义上可以看出,“镶嵌”的范围比“拼镶”更广一些,因为很多材质的玉器都需要借助其它辅助材料才能成型,比如金银铜等贵金属以及象牙、松石等材料都在被广泛使用的镶嵌原料之列。 当然,无论是“镶嵌”还是“拼镶”,所用的金属或金属制品并不一定非得是金银。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及作品的风格,这些带有装饰性的边框材料也可以由其他金属或金属制品来担任,比如不锈钢、青铜甚至铁都可以。只不过在使用不同原料时,所表达的作品风格效果会有所差异而已——使用黄金做边框的材料,可以令作品显得奢华高贵;白银则多了份优雅清新;而不锈钢则多了一份现代前卫。 至于玉石与金属的结合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有缝连接合的,也有镶嵌贴合的,还有固定铆接的等等……结合的方式不同,所反映出的风格效果也是各有高低。不过无论采用哪种结合方式,都要求两者之间必须贴合紧密且稳固,不能出现较大的缝隙,否则就会影响整件作品的精致度和美感了。
翡翠属于玉石,玉石主要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类主要是指翡翠,而软玉则是指和田玉及其同类玉。玉石多呈显各种乳白色,常被称为“软玉”;而翡翠主要呈显绿色,在玉石中硬度最高,常被称为“硬玉”。
玉有山料和水料之分,好的山料要达到“白如羊脂”,好的水料要达到“通如玻璃”。
翡翠与和田玉(玉3000年的文化历史,和氏璧就是一个代表)相比较,和田玉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历朝不衰。翡翠只有八百年的历史,清中期才大量传入中国,经过两个世纪的发展,已逐步取代和田玉成为市场主角。
和田玉属软玉,质地细腻,柔美,以羊脂白玉为上品。色彩以白为主,也有少量黄、黑、青、墨等色,且以纯色者佳。和田玉在清代以前基本为宫廷垄断,乾隆皇帝对和田玉推崇备至,仅以和田玉雕琢的“大禹治水”、“渎山大玉海”成为旷古绝响,其大量的以清宫旧藏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玉器成为今天仿古玉器的渊源,也为和田玉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印记。
翡翠属硬玉,色彩丰富,色调艳丽。翡翠色彩的丰富性决定了其具有广泛的创作适应性,因此翡翠在被清朝皇室所推崇的同时,也逐步进入民间,成为有代表性的国玉种类。
在世界各宝石专家心目中,翡翠是东方宝石之王。翡翠价值千差万别,低档翡翠甚至可以与和田玉相匹敌,但优质翡翠价值远在和田玉之上。就我国来说,和田玉产量大且分布较广,开采历史悠久;翡翠在云南仅龙陵县出产,价值最高的缅料90%掌握在缅甸人的手中,我国仅少数地区有翡翠原生矿产出,开采加工历史较和田玉晚,且具有很大的民族地域性特征。